权势将更盛,现在刘李两家虽然和谐。”



“但自古皇权与相权不能共生,待刘备、李翊皆死后,未来刘李两家会如何发展不好说。”



“曹骠骑擅自卷入李氏这盘棋中去,只怕是要误闯天家了。”



曹叡长声叹道:



“某何尝不知?然则如今形势,刘永必败。”



“我等既已归顺汉室,自当为朝廷效力。”



“至于李家权势……非我等所能左右。”



杜袭点头:



“……将军所言甚是。”



“既然曹骠骑计较已定,老夫愿效绵薄之力。”



在杜袭的引荐下,曹叡又秘密会见了原魏国尚书赵俨。



赵俨虽已年过六旬,但目光依然锐利。



“将军此来,是为刘永之事?”



赵俨开门见山。



曹叡心中暗惊,表面不动声色:



“赵公已知?”



赵俨冷笑道:



“刘永在成都招兵买马,动静不小。”



“只是没想到他竟敢真的造反。”



赵俨对刘永造反一事,既感到意外,又觉得有几分合理。



毕竟洛阳朝廷方面,实在静的可怕。



既不第一时间收回刘永的兵权,也不把他调回京城,回遣返回封地。



而刘永的谋逆,也并非是一蹴而就。



他先是在成都,大封蜀官,收买人心,试探朝廷底限。



而朝廷,对此却相当泰然。



甚至默许了刘永诸多的僭越行为。



然后又在姜维的军功之事上拉偏架。



甚至派魏延过来当搅屎棍,有意刺激刘永。



不知不觉间,刘永似乎也逐渐成为这蜀中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了。



那么这背后的执棋人是谁呢?



赵俨眉头蹙起,长长地叹了口气。



只能感叹,洛阳朝廷的局势远比蜀中复杂的多。



随后,曹叡将计划告知赵俨,赵俨当即表示:



“某虽老迈,愿为朝廷效力。”



联络完魏国旧臣,曹叡又将目光投向蜀地本土官员。



这些人在刘永入主成都后态度暧昧,多是骑墙观望。



刘璋在时,他们就帮刘璋。



刘璋快不行了,他们就出卖刘璋,将之打包卖给曹魏。



如今曹魏也不行了,他们就毫不犹豫地出卖曹魏,投靠汉室。



只是中间发生了变故,汉室内部似乎对蜀中之事产生了些许分歧。



现在,该轮到这帮骑墙派做出新一轮的抉择了。



“若要成事,必须争取谯周。”



杜袭建议道:



“谯周在蜀地为官多年,门生故旧遍布各衙。”



“现在其又被刘永用为了益州别驾,若能得他相助,大事可成。”



曹叡沉吟道:



“谯周向来谨慎,恐怕不易说服。”



杜袭笑道:



“老夫与谯周有旧,可代为引荐。”



当日下午,



在杜袭的安排下,曹叡在城南一处茶楼秘密会见益州别驾谯周。



谯周年约四旬,面容清癯,一双眼睛透着精明。



见到曹叡,他躬身行礼,试探性地称呼:



“大王……”



曹叡知他故意试探自己,当即摆手:



“谯别驾客气了,称呼某骠骑将军即可。”



谯周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改口道:



“骠骑将军召见,不知有何指教?”



曹叡暗中感慨,就在前几天,他们还是君臣关系。



如今却成了一朝的同僚。



接着,曹叡将刘永谋反、李治奉命收捕的计划详细道来。



谯周听罢,面色大变,手中茶盏险些跌落。



“这……这可是真的?”



谯周声音发颤。



曹叡正色道:



“……千真万确。”



“如今谯别驾有两个选择——”



“一是将此事报知刘永,如此我等皆落你手,你也可成为刘永的重臣。”



“二是配合我等联络蜀地官员,共助朝廷擒拿刘永。”



“两个选择,各有利弊。”



“谯别驾一向聪明,当知如何抉择。”



谯周汗流浃背,手中帕子不停擦拭额头。



茶室内一时寂静,只闻窗外蝉鸣声声。



良久,



谯周终于起身,深深一揖:



“周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助朝廷平定叛乱。”



曹叡心中暗松一口气,面上不动声色:



“谯别驾深明大义,某代朝廷谢过。”



计议已定,众人立即分头行动。



谯周利用在蜀地多年的影响力,很快联络到各衙门主要官员。



当夜,成都各衙门的官员悄悄聚集在城南一处大宅内。



宅院深深,烛光摇曳。



李治坐在主位,曹叡、杜袭、赵俨、谯周等人分坐两侧。



下方坐着二十余名蜀地官员,个个面色凝重。



“诸位,”李治开口,声音平静却自带威严、



“刘永谋反,朝廷已获确证。”



“某奉旨收捕逆臣,还需诸位鼎力相助。”



众官员面面相觑,有人质疑道:



“李公子,刘永在成都有精兵数万。”



“公子仅带十余人,如何成事?”



李治淡然道:



“刘永所部,多是大汉将士,岂会随他造反?”



“蜀地经年战乱,百姓思安,谁愿再见烽火?”



谯周起身附和:



“……公子所言极是。”



“刘永倒行逆施,必遭天谴。”



“我等既为汉臣,自当效忠朝廷。”



在谯周的带动下,众官员纷纷表态愿效忠朝廷。



李治满意点头,问道:



“刘永何时起兵?”



谯周答道:



“据可靠消息,就在今晚子时。”



李治眼中精光一闪:



“好!那我们也今晚动手。”



随即吩咐左右,“备好肥羊、肥牛,让诸位饱餐一顿,方好行事。”



当晚,宅院内灯火通明,香气四溢。



肥羊肥牛在火上烤得滋滋作响,美酒斟满杯盏。



众人大块朵颐,气氛热烈。



仿佛这不是一场生死较量,而是一场寻常宴饮。



宴至中途,谯周来到李治身边,欲言又止。



“谯别驾有事?”李治问道。



谯周躬身道:



“……无事。”



“只是见公子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胆识魄力,实在令周佩服不已。”



李治微笑:



“某不过是跟随家父,学了些许皮毛教益罢了。”



谯周感叹道:



“李相爷名震天下久矣,周未能见证他的传奇。”



“却能见证他的儿子,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提到父亲,李治眼中闪过崇敬之色:



“家父文韬武略,某终生难及。”



“若能达其十分之一,于愿足矣。”



谯周仔细观察李治,只见这位年轻公子举止从容。



言谈间自带威仪,果然有李翊当年的风范。



他心中暗叹:李家有此子,权势恐怕还要再延续数十年。



看来他投李家这一注,是投对了。



曹氏,早该卖了。



不过这次卖的价格还算高,也不算太亏。



子时将至,李治起身击掌,院内立即安静下来。



“时候到了。”



李治目光扫过众人,“按照计划行事。”



“谯别驾带人控制四门,杜公、赵公联络魏国旧部。”



“曹骠骑随某直取王府。”



众人领命,各自准备。



曹叡来到李治身边,低声道:



“公子,某有一事相询。”



“将军请讲。”



“公子早就可以动手,为何非要等到刘永起兵?”



李治淡淡一笑:



“谋反未行,其罪不彰。”



“如今他既起兵,便是自绝于天下。”



曹叡心中凛然。



李治这是要彻底断绝刘永的所有退路,其手段之狠,心思之深,实在令人心惊。



尽管心中早有预料,可当见着他毫无忌讳的直言时,还是感到心惊。



而能让如此有恃无恐地去执行这项计划。



只怕还是得了那位大人的授意。



成都,暮色四合时分。



一场惊天变故正在酝酿。



李治站在吴王府的高阁上,远眺着这座即将陷入混乱的城市。



他的身后,一众官员肃立待命。



“时候到了。”



李治缓缓转身,目光如炬,“开始吧。”



一声令下,数十名亲兵手持内阁签发的逮捕令。



分赴成都各城门、街市张贴。



逮捕令上朱砂大字赫然:



“吴王刘永,谋逆造反,罪证确凿。”



“奉旨擒拿,敢有藏匿者同罪!”



消息如野火般迅速传遍全城。



汉军军营中,将领们聚集在校场上,议论纷纷。



“吴王谋反?这……这可是真的?”



一个年轻将领难以置信。



老将王平沉声道:



“内阁既已下诏,写了逮捕令,想必不假。”



“只是……我们该如何自处?”



众将面面相觑。



这时,一个声音响起:



“我等既为汉臣,自当效忠朝廷!”



众人望去,只见偏将军张翼大步走来:



“李公子已在城中布置,愿随某助朝廷平叛者,随我来!”



他原是魏将,如今降了汉室。



身处旋涡混乱之中,正好给了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部分将领犹豫不决,但更多将领纷纷表态:



“愿随将军平叛!”



与此同时,



也有极少数敏锐的军官悄悄离开军营,前往李治所在的临时指挥部报到。



夜幕降临,成都城内暗流涌动。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