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治在临时指挥部与众人会面,烛光映照着一张张凝重的面孔。



“诸位,”李治环视众人。



“成败在此一举。”



“望诸位同心协力,共擒逆贼!”



众人齐声应诺。



曹叡上前一步:



“公子,某愿率部直取王府!”



谯周也道:



“某已控制四门,绝不让逆贼逃脱!”



李治点头:



“好!依计行事!”



而此时吴王府内,刘永正在点将誓师。



他身穿金甲,意气风发:



“今夜起兵,大业可成!”



话未说完,府外忽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



一个亲兵仓皇来报:



“殿下!城中多处起火,各营兵马异动!”



刘永大惊:“何人作乱?”



又一个探马来报:



“是李治!他带着内阁逮捕令,说殿下谋反!”



刘永先是一愣,随后怒极反笑:



“好个李治!竟敢欺到本王头上!”



随即拔剑大喝。



“亲卫队随我来!我倒要看看,谁敢动我!”



刘永带着数十名亲卫冲出王府,只见街道上火把通明,喊杀声四起。



原本约定前来会师的汉军将领大多未见踪影,只有零星几个心腹带兵赶到。



“人呢!孤的人呢?”



“孤的人哪去了!!”



刘永嘶声大吼,发现自己麾下许多将领都没有按照约定前来会师。



他身边只有亲随几十人。



“殿下!”



心腹侍卫陈宵急忙奏道:



“情况不妙,各营兵马多按兵不动,我们怕是中计了!”



刘永恨恨咬牙:



“先去军营,只要控制住军队……孤就能……”



话音未落,



前方街口突然转出一队人马,当先一员老将正是杜袭!



“反贼刘永!”



杜袭拔剑大喝,“还不下马受降!”



刘永大怒:



“杜袭老儿,安敢叛我!”



说罢,拍马直取杜袭。



二人率众战在一处,剑光闪烁。



刘永年轻力壮,但对面毕竟人多,一时间竟难以取胜。



战不数合,陈宵急呼:



“殿下!追兵将至,不可恋战!”



刘永虚晃一剑,拨马便走。



杜袭也不追赶,只是冷笑:



“看你能逃到几时!”



刘永带着残兵在街道上疾驰,想要冲出城去。



陈宵建议:



“殿下,不如去绵竹找邓艾将军!”



刘永点头:



“好!去南门!”



然而当他们赶到南门时,只见城门紧闭,城楼上火把通明。



谯周站在城楼上,俯视着刘永等人。



“谯周!”刘永怒喝,“开城门!”



“殿下恕罪,此门周怕是开不得了。”



“什么?”



刘永勃然大怒,以剑指之,大喝道:



“你这逆贼,竟敢背叛我!”



谯周仰头大笑:



“殿下此言差矣!某一直效忠的都是汉室。”



“如今你背叛汉室,那你就是汉室的敌人!”



刘永气得浑身发抖:



“反复小人!安敢叛我!你不得好死!”



就在这时,身后追兵已至。



杜袭、赵俨各率一队人马,将刘永等人团团围住。



程武执剑大呼:“反贼受降!”



刘永环视四周,只见亲卫们个个面带惧色,已知大势已去。



但他不甘心就此失败,拔剑大喝:



“将士们!随我杀出去!”



一场惨烈的厮杀在城门下展开。



刘永的亲卫虽然勇猛,但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斩杀殆尽。



陈宵为保护刘永,身中数箭而亡。



刘永独自一人,身披重甲,在乱军中左冲右突。



他身上已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战甲。



披头散发,状若疯魔。



“来啊!来杀我啊!”



刘永癫狂大笑。



“我是皇子!当今天子的儿子!谁敢杀我!”



“谁敢杀我!!”



士兵们因为接到生擒的命令,不敢下死手,反而被刘永砍伤数人。



他手中的长剑舞得呼呼生风,一时间竟无人能近。



程武见状,大喝:



“用铁叉!”



数名士兵手持长铁叉上前,瞅准机会,猛地叉住刘永的双肩。



刘永惨叫一声,手中长剑落地,但仍奋力挣扎。



“畜生!你们这些畜生!”



刘永目眦欲裂,“赶紧放开我,不然我让我父皇把你们全部杀光。”



“信不信孤杀你全家,诛你九族。”



“知道孤是谁的儿子吗?”



刘永状若癫狂,行似疯癫。



他挣扎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终于力竭。



跪倒在地,大口喘着粗气。



这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士兵们自动让开一条道路,李治缓步走来,停在刘永面前。



刘永抬头,透过被鲜血模糊的视线,看到李治冷峻的面容。



李治轻声一笑,声音平静得令人心寒:



“吴王殿下,一别倏忽数载,别来无恙否?”



刘永啐出一口血水,狞笑道:



“李治!你够狠!我输得不冤!”



李治俯视着他,目光中带着几分怜悯:



“殿下若安分守己,何至于此?”



“安分守己?”



刘永狂笑:



“这天下本该有我一份!我不过是拿回属于我的东西!”



李治摇头道: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殿下执迷不悟,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刘永嘶声大吼:



“你母亲跟你姨母都是后来的,你们欺负我母亲早死,抢走我母亲的皇后之位。”



“不然我才是嫡长子,东宫本该就是我的!我的!!”



李治默然不答,任凭刘永嘶声大骂。



因为骂的太难听,程武等人都听不下去了。



于是来到李治跟前,小声问是否要让刘永闭嘴。



李治挥手表示不必。



过了片刻,刘永嗓子哑了,逐渐安静下来。



他死死地盯着李治,问道:



“告诉我,这一切……是不是都在你的算计之中?”



李治沉默半晌,只回了一句:



“并不是在我的计算之中。”



“……哈哈哈,放屁!”



刘永惨然一笑:



“如果不是在你的计划之中,我怎会一败涂地?”



李治不再理会刘永,只是对程武吩咐道:



“将逆贼押入大牢,严加看管。”



士兵上前将刘永架起。



经过李治身边时,刘永忽然低声道:



“李治,你今日如此对我,来日必有人如此对你!”



李治面色不变,只是淡淡回道:“不劳殿下费心。”



看着刘永被押走的背影,杜袭上前低声道:



“公子,此人留不得。”



李治望着夜空中的明月,轻声道:



“他的生死,自有朝廷定夺。”



这一夜,成都易主。



李治以雷霆手段平定叛乱,生擒刘永,展现出了与其年龄不符的老练与果决。



次日清晨,李治在吴王府升堂议事。



参与平叛的文武官员齐聚一堂,个个面带喜色。



谯周上前禀报:



“公子,成都已完全控制,各营兵马皆已归顺。”



杜袭也道:



“刘永余党大多擒获,唯有邓艾、师纂等人不在城中,逃过一劫。”



李治点头:



“诸位辛苦了。”



“某已飞书报往洛阳,不日便有旨意到来。”



曹叡站在堂下,看着年仅二十余岁的李治从容指挥若定,心中感慨万千。



这位年轻的公子,一夜之间就平定了一场可能动摇国本的大乱。



其手段之高明,实在令人惊叹。



议事完毕,李治单独留下曹叡。



“骠骑将军,”李治道,“此次平叛,将军功不可没。”



“某已向朝廷为将军请功。”



曹叡躬身道:



“此乃臣分内之事。”



李治微微一笑:



“……将军不必过谦。”



“待益州安定,朝廷自有封赏。”



离开王府时,曹叡在长廊上遇见了谯周。



二人相视一笑,颇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意。



“谯别驾,”曹叡低声道,“昨夜之事,着实凶险。”



谯周叹道:



“是啊,若非公子运筹帷幄,恐怕不会进展的如此顺利。



他没有说完,但曹叡明白他的意思。



若不是李治早有布置,以刘永在成都的势力,胜负犹未可知。



“经此一事,”谯周继续道,“李公子在朝中的地位,怕是能够水涨船高了。”



“李相也老了……”



二人默契的对视一眼。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两人似乎都悄然地达成了一个共识。



曹叡望着庭院中盛开的春,忽然想起刘永被擒时那癫狂的模样。



权力之争,从来都是如此残酷。



胜者王侯败者寇,古今皆然。



而他也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他至少保全了性命。



也为曹氏一族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至于未来……



曹叡望向北方,那里是洛阳的方向。



这场风波之后,齐汉的朝堂,恐怕又要有一番新的格局了。



……



(本章完)(3/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