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七,小朝。



韦谅穿一身深绿官袍,手持笏板,肃然站在兵部郎中之列,他的前方是兵部侍郎卢奂。



兵部尚书、侍中,左相牛仙客,站在最前,和吏部尚书、中书令,右相李林甫并肩。



丹陛之上,皇帝在沉吟政务。



李隆基如今还算勤政,每日常朝见两位宰相和六部尚书,偶尔也召,九寺寺卿,五监正等人。



六部九寺四品及以上官员,每三日小朝一次;六部九寺五品及以上官员,每七日参朝一次。



平日里,本该是李暐站在韦谅现在所在的位置,如果他离朝了,按照兵部的规矩,应该是兵部员外郎崔明站这里。



可如今,崔明不在。



韦谅以千牛备身,检校兵部员外郎,知靖安事,站在这里,是合乎制度的。



一整个早朝,皇帝召不少人说话,多数是吏部和户部的侍郎,六部侍郎,韦谅也算认了个全。



兵部的事情,皇帝也问了几句,不过是找的牛仙客这个兵部尚书。



毕竟那日兵部大堂众人的对话,已经被卢奂写成奏本送到了皇帝的手里。



韦谅今日在此,也只是以备垂问罢了。



所以,一整个朝会,韦谅都没被问及一句,就如同殿中绝大多数朝臣一样安静。



韦谅走出兴庆门,不由得轻叹一声,突然,一名门下省录事,从后面叫住了韦谅。



韦谅神色诧异,稍微等了等。



很快,左相牛仙客的车驾便已从兴庆门而出,至于右相李林甫,他被皇帝留在兴庆宫单独召见。



今日在朝堂上最大的事情,便是要开始新一波的天下人口普查。



皇帝在改州为郡之后,开始了他自己的第二步行动,查察天下人口。



这件事情一开,整个天下都要跟着动起来。



再想想皇帝突然之间改州为郡,还有科举时对天下寒门的关注,能看的出来,李隆基是想要趁机做些什么的。



不过这些都不是韦谅可以插手介入的。



他也没这个想法。



因为他知道结局。



韦谅随在左相牛仙客的车驾之侧,护卫他一起返回太极宫,门下省。



……



太极宫,宫城。



门下省在太极殿左侧。



距离兵部官廨相当有段距离。



原本政事堂在门下省,后来裴炎为中书令,就将门下省迁到了中书省。



到了本朝,张说直接提请,将政事堂正式改名叫做中书门下,一直到现在。



门下大殿,金碧辉煌。



韦谅站在殿前台阶上,忍不住朝太极殿的方向看去,然而,整个太极殿,甚至还有后面的两仪殿,甘露殿等,全都掩映在高墙绿荫之后,什么都看不到。



太宗朝时,这里还是天下中心。



高宗朝时,皇帝虽躲在大明宫,但大明宫多是高宗和武后所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唐:请陛下归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大唐:请陛下归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