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宗的其他嫔妃则是留在太极宫,朝事在太极宫举行的也不在少数。



武后后来常年待在洛阳。



中宗睿宗以大明宫为主,但太极宫依旧是天下中心,毕竟朝中六部九寺都在这里。



只有李隆基登基之后,恐惧玄武门,恐惧政变,这才以兴庆宫为主,以大明宫为辅。



然而他就没有想到,如果将来某一日,满朝文武全部都抛弃了他,然后拥立一人,在太极宫登基,他会不会后悔之前的选择?



韦谅转身,稍微整理衣着,然后快步跟上前方的牛仙客,一起朝着左相官廨而去。



如今的中书省,牛仙客任侍中,陈希烈任门下侍郎,但不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所以陈希烈不是宰相。



而陈希烈的为人,在门下省也很低调。



低调的,就跟现在牛仙客在朝中的影响一样。



进入到东殿,左相牛仙客已经换了朝服,衣着宽松了许多。



五月仲夏,天热了许多,空气也是热的。



牛仙客抬头看向跟着进来的韦谅,这才发现,韦谅的目光竟全都落在中央的沙盘上。



沙盘上全都是关中和河洛两个地方的地形。



但仅仅是关中和河洛。



上面密密麻麻的,还有红色黑色和白色的钉子,钉在了每一个州郡之上。



韦谅看的很认真,一侧牛仙客的声音响了起来:“你猜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的?”



韦谅回过神,转身拱手道:“左相。”



“不必多礼。”牛仙客点点头,好奇的看着韦谅道:“说说,你能看出多少东西?”



“和籴法。”韦谅看着沙盘上的红黑棋子,肯定的说道:“这是关中和河洛的粮价时数,可以供人随时调整官收价格。”



和籴法,牛仙客当年初任宰相时推行。



关中丰收时,便以比时价要高出两三成的价格收买都畿京畿百姓的余粮,免得谷贱伤农,同时在当年,增加粮食储备,减少漕运输入,减少漕运损失。



等到了灾年的时候,再将多余的粮食低价放出去,用来平抑粮价。



这些到了后世,是人人都能说出来的良法,但是在大唐,牛仙客是第一个拿出来实际执行的。



很难得。



听到韦谅这么说,牛仙客难得的笑笑,说道:“你了解不少,但你应该不知道,这些其实都是当年太宗皇帝和宰相魏征相谈而言的内容,当年实际上已经做过一些,只是没有形成体制罢了。”



“是!”韦谅神色认真的拱手,但没有形成体制,就是没有形成。



不管怎样,牛仙客的做法,都实实在在的让关中和河洛的百姓得到了好处。



……



韦谅看了一眼沙盘,转身小心的拱手道:“既然左相所行,在关中与河洛可行,有益百姓,那为何不通行天下,如此天下大盛,百姓安乐,举世盛世。”



牛仙客深深的看了韦谅一眼,然后看向沙盘,久久不说话。



“左相。”韦谅神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唐:请陛下归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大唐:请陛下归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