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心怀不忿,只是刘家势力庞大,官面上的靠山亦十分牢靠,轻易得罪不起,只能同他虚与委蛇。”



薛淮自然不会相信这番说辞,如果王世林早就有心脱离刘家,那他怎么不去结交乔家老爷子和沈秉文?



难道三家联合还顶不住刘家施加的压力?



无非是现在随着薛淮的到来,加上刘傅几次使出昏招,让王世林生出别样的念想。



薛淮不会将王贵的表态当成意外惊喜,王世林现在只是付出一个旁支子弟而已,等什么时候他能真正站在刘傅的对立面,薛淮才有可能考虑是否要接纳王家的投效。



一念及此,薛淮淡然道:“你转告令伯父,就说本官理解他的苦衷和不易,只要王家能够解决自身积压的问题,让那些作奸犯科的子弟主动投案,本官并不会刻意为难他。”



“卑职明白。”



王贵其实一点都不明白。



他按照王世林的交代向薛淮效忠,为何对方一点都不动心?



当下局势之中,如果薛淮想彻底解决刘家这株毒草,有王家的暗中相助不是更添几分胜算?



薛淮大抵知道王贵的心思,只是有些话不必对他明言,相信那个擅于见风使舵的王世林能够听懂:王家现在想要掉头已经有些迟了,如果王世林不抓住最后的时机拿出足够的诚意,他凭什么要给王家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



想靠一张空头支票就取得他的承诺,那个王老头想得还挺美。



王贵离开之后,薛淮又让人将漕军把总余成光请来,当面向他表达谢意,并且自掏腰包取出三百两请漕军兄弟吃酒。



余成光自然不肯收,只说这是伍总兵的军令,他们有差事补贴和加饷,奈何薛淮态度极其坚决,他只好笑着收下这笔银子,又热情地邀请薛淮闲暇时去漕运衙门拜望伍长龄。



送走这队漕军之后,薛淮又召集所有部属,对王贵和孔礼等留在兴化县的官吏反复叮嘱,然后率领其他人启程南下。



八月初五,在距离今年盐运司的认窝大会开幕还有三天之际,薛淮率众抵达扬州府城。



他刚刚回到府衙,甚至还没有来得及面见知府谭明光,便有一封烫金请帖送到他的手上。



“扬州府薛同知大人尊鉴:时维仲秋,盐引将颁。久仰清仪,未遂瞻韩之愿。特备薄席于敝衙东园,盼台驾亲临,共议机宜。”



落款便是两淮盐运使许观澜之印。(3/3)

章节目录

相国在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上汤豆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汤豆苗并收藏相国在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