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谢家次子,谢正亮如今已全权打理内城的三家正店。



其父谢居安今日代表京畿父老赴宴宣德楼下,故宣德楼对面这三处摊位,便由他坐镇。



论经营之才,他实胜长兄谢正瑜一筹。



之所以未能接手水运,一因他不愿同长兄相争,二因他天性嗜食,比起统筹水运,他更愿琢磨吃食。



生于坐拥三家正店的富贵之家,自幼珍馐环绕,又管不住嘴,以至于长成了谢家上下独一份的丰腴体态。



单论这一点,谢正亮最是钦羡妹妹谢清欢,分明同样贪嘴,却怎么吃都不长膘。



清欢的性情喜好与他最是相投,他也最是疼爱这个妹妹。以往,店里每出新菜,他总会让她第一个尝鲜。



如今想来,或许正是这份溺爱,反助长了她的胆量,终致其离家出走,一去不回。



每念及此,谢正亮常自责难安。



幸而两月前得小妹家书,知其平安,心头重负方才稍稍释然。



熙攘的人流忽如潮水般向两侧分开,数名中官在禁卫的护从下徐徐行来,其后仆役抬着数口红漆木箱。



不消问,这定是官家给潘楼的赏赐。



赐酺盛会,占得御街正中彩棚者历来会进献膳食,官家亦会循例赐赏,这并不代表进献的菜肴有多美味。



潘楼那螃蟹羹,谢正亮尝过,中规中矩,无甚新意。大抵螃蟹这种食材,本就难出新意。



他本未往心里去,却见那颁赏队伍行至半途,忽的一分为二:一队仍往潘楼的摊位而来,另一队竟折向西行!



“咦?”



不止谢正亮,周遭正店的掌柜皆已发现这一不寻常之处。



显是有临时的赏赐。



却不知是哪一位艺伎受赏?



众人皆作此想,无人疑及食肆。



御前献食皆需提前备办,毕竟与宴者众多,现点现做根本来不及。



至于官家会否临时起意,索唤街边的吃食,至少迄今为止没有先例。



退一步讲,纵使官家临时起意,矾楼、高阳正店等名店近在咫尺,何须舍近求远?



“……陛下圣德巍巍,泽被苍生!小民幸蒙圣上青眼,必当精益求精,将潘楼百年基业发扬光大,以飨东京万民!”



潘楼的东家潘屹扯着嗓子大喊,满面春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谢正亮冷眼旁观,暗自腹诽:任你喊破喉咙,楼上的人也听不见。



与此同时,一个惊人的消息在人群中弥散开来,很快传入谢正亮耳中:另一受赏者并非艺伎,竟是同行!



“哪一家?!”



“听说是家川饭店,名唤吴记川饭……”



“吴记川饭?”



一众正店掌柜面面相觑,尽皆茫然。



这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食肆?连听都不曾听闻!



谢正亮当即招呼店里的杂役:“走!瞧瞧去!”



不止正店的掌柜疑惑不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我的饭馆通北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申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申晨并收藏我的饭馆通北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