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449章 汉与罗,孰大?
>
“放箭!”
陈泰见护卫冲出,立刻下令。
埋伏在暗处的弩手箭无虚发,冲在前面的护卫纷纷中箭倒地。
其余伏兵趁机持刀枪杀出,堵住府门,与惊慌的护卫战作一团。
刘理则亲率数名精锐,如同猛虎下山。
径直冲入火海与混乱之中,直扑白努斯所在的内室!
途中遭遇抵抗,刘理身手不凡,亲手格杀三名龟兹护卫。
血染衣袍,更添威势。
他的部下亦奋勇砍杀。
顷刻间,
府内三十余名护卫或被斩杀,或被火烧,尽数殒命。
混乱中,刘理终于在内室找到了吓得面无人色、正欲钻床底逃窜的白努斯。
他毫不留情,手起刀落,这位龟兹权臣顿时身首异处!
任务完成,刘理毫不恋战,立刻下令:
“撤!”
一行人趁着混乱与夜色,迅速撤离。
消失在库车城的巷道之中。
返回馆驿,清理痕迹,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翌日清晨,
白努斯府邸被焚、其人被杀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龟兹王宫!
龟兹王闻讯,惊得从王座上跳了起来。
脸色煞白,冷汗涔涔而下!
“什……什么?白努斯……被杀了?”
“还是在天朝使者眼皮底下,被人夜袭府邸,焚宅斩首?!”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有大臣愤怒至极,出列吼道:
“大王!天朝人欺人太甚!”
“竟敢在我国都之内,公然杀害我国家重臣!”
“此乃奇耻大辱!分明是未将我龟兹放在眼中!”
“臣请立刻发兵,包围汉使馆驿。”
“将那刘理一行尽数擒拿,严加惩处,以儆效尤!”
然而,更多的却是恐惧。
昨夜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与震天的鼓噪,让所有大臣都心有余悸。
他们不知道汉朝使者究竟带来了多少人马。
也不知道下一个被深夜突袭、身首异处的会不会是自己。
一种人人自危的气氛笼罩着朝堂。
“不可!万万不可啊大王!”
另一位大臣颤声劝道,“那刘理既是皇子,身边必有死士护卫。”
“昨夜之事,已然证明其胆大妄为,且手段狠辣!”
“若贸然擒拿,逼其狗急跳墙,恐再生变故!”
“再者……若其背后真有汉朝大军支持……”
“我等擒杀皇子,汉朝皇帝岂能干休?”
“届时倾国之兵来伐,我龟兹……危矣!”
众臣纷纷附和,皆言不宜硬碰。
当以释放质子、送走这尊“煞神”为要。
龟兹王听着臣下们充满恐惧的劝谏,看着他们惊惶不定的眼神。
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
他颓然坐回王座,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终是无力地挥了挥手:
“罢了……罢了……”
“为了一个白努斯,与天朝彻底为敌,实非智者所为。”
“看来……只有释放各国王子,让这位三皇子殿下满意离去。”
“我龟兹方能得享安宁……”
“传令,请天朝皇子殿下入宫。”
再次相见,龟兹王的态度已是一百八十度转变。
脸上再无丝毫倨傲与敷衍,只剩下敬畏与讨好。
他恭敬地对刘理道:
“殿下,前日所议释放质子之事,本王深思熟虑。”
“觉得殿下所言,实乃金玉良言,有利于西域长久之安定。”
“本王决定,即刻释放鄯善、疏勒、焉耆、莎车等国质子,交由殿下带回。”
“我龟兹,愿永世臣服天朝。”
“谨守藩臣之礼,绝无二心!”
刘理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欣慰之色:
“大王能明大义,识大体,实乃龟兹之福,西域之幸也!”
“孤返回长史府后,定当具表上奏朝廷,彰显大王之功。”
目的达成,刘理不再停留,带着被释放的各国王子,迅速离开了库车城。
经此一事,
汉朝三皇子雷霆手段,夜斩龟兹权臣的消息,如同风一般传遍了西域各国。
刘理的声威大震。
离开龟兹后,刘理并未返回西域长史府。
而是决定趁热打铁,继续游说西域诸国,组建联军。
为了加快效率,他将队伍分作三路:
命诸葛恪率十人向西,前往疏勒、姑墨等国。
命陈泰率十人向西南,前往于阗、皮山等国。
自己则亲率剩余人手,带着影响力最大的莎车国王子,直奔西域另一强国——莎车。
抵达莎车国,刘理让莎车王子先行入宫禀报。
莎车王见到失而复得的爱子,喜极而泣。
对刘理的感激之情无以复加。
他亲自出宫相迎,拉着刘理的手,激动地说道:
“尊贵的天朝殿下!您不畏艰险,从龟兹虎狼之穴救回吾儿。”
“此恩此德,如同再造!”
“殿下真乃天朝上国之人杰,中华人物,智勇双全。”
“小王佩服得五体投地!”
刘理谦逊几句,便趁机提出整合西域联军,共御强权,维护丝路安宁的构想。
并表示这也是洛阳朝廷的意思。
洛阳朝廷指出,西域各国由于各自为政,终究是一盘散沙。
但如果各国能够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组建联军。
便能维护西域的长治久安,共同保护丝路。
刘理还特别说明,西域联军只负责保护丝路,并不干涉他国内政。
莎车王此刻对刘理已是无比信任与推崇,当即慨然应允:
“殿下为西域安宁奔波劳碌,小王岂能落后?”
“我莎车国,愿倾尽全力,听从殿下调遣!”
“我国所有兵马,殿下皆可指挥!”
“但有所命,无有不从!”
与此同时,诸葛恪与陈泰两路也进展顺利。
他们凭借刘理在龟兹立下的威名,以及天朝使者的身份。
加之陈泰的沉稳睿智与诸葛恪的机变锋芒。
相继说服了疏勒、于阗、姑墨、温宿等十数个西域国家。
消息不断汇集,
当刘理在莎车国收到诸葛恪与陈泰的捷报时。
他手中所能直接调动、由西域各国提供的联军兵马,总数已赫然达到两万之众!
这支部队虽然来自不同国家,装备、训练水平参差不齐。
语言沟通亦存在障碍。
但其代表的政治意义和潜在的战斗力,已足以改变西域的力量格局。
成为悬在龟兹等不安分势力头顶的一柄利剑。
刘理站在莎车王宫的瞭望台上,
望着远方广袤的西域大地,心中豪情万丈。
他知道,自己经略西域的第一步,已经稳稳地踏了出去。
……
冬日的西域,朔风凛冽。
卷起戈壁滩上的细沙,给天地间蒙上了一层昏黄的薄纱。
然而,位于丝路要冲的西域长史府治所,却洋溢着一种与严寒截然不同的火热气氛。
当三皇子刘理一行人马,风尘仆仆却意气风发地返回时。
长史张缉早已率众迎出城外。
看着刘理身后那支虽服饰各异、却纪律严明、士气高昂的西域联军。
以及那些对刘理态度恭谨、甚至带着几分敬畏的各国使者与将领。
张缉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他原本以为,这位皇子殿下年少气盛。
此行能说服一两国,稳住局面已属不易。
岂料短短数月,竟真能整合诸国。
组建起如此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殿下!”
张缉快步上前,深深一揖,语气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
“殿下此行,扬威异域,整合诸邦。”
“建此不世之功,臣……钦佩之至!”
“昔日班定远亦不过如此!”
刘理下马,亲手扶起张缉,谦和道:
“……敬仲过誉了。”
“此非孤一人之功,乃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
“亦仰仗敬仲在此稳固后方,供给无缺。”
“西域局面初定,然百废待兴,后续之事,更为关键。”
入府坐定,
奉上热酪浆驱寒后,张缉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殿下此番功成归来,威震西域。”
“却不知……接下来,殿下有何打算?”
“是继续用兵,慑服余下未附之国,还是……”
刘理捧着手中心温暖的陶碗,目光却已投向悬挂在壁上的西域山川舆图。
语气沉稳而坚定:
“用兵之道,在于止戈。”
“今诸国初附,兵威已立。”
“然欲使西域长治久安,非仅凭武力可成。”
“孤意,当借此良机,大力振兴西域!”
“因地制宜,善用各国地理之利。”
“系统整合西域之资源,发展民生,畅通商路。”
“使诸国皆能从中获益,则人心自附,根基方固。”
张缉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殿下高瞻远瞩!却不知,具体该当如何施行?”
刘理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各处,侃侃而谈:
“首要者,乃巩固根本,强化武备。”
“唯有牢牢掌控联军,方能确保话语权,震慑不轨。”
他指向龟兹,“龟兹国,据天山之利,铁矿丰饶,为西域之冠。”
“可命其承担联军大部铁料供应。”
手指移向疏勒,“疏勒国,工匠技艺精湛,尤善锻冶。”
“可命其集中良匠,专司为联军打造、修缮兵甲器械。”
他又看向侍立一旁的诸葛恪:
“元逊,汝精于军阵,训练士卒之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
“务必使联军号令统一,操练精熟,形成战力!”
“恪,领命!必不负殿下所托!”
诸葛恪肃然应道。
“至于民生,”刘理目光扫过张缉,“敬仲,长史府当拨出专款,兴修水利。”
“引天山雪水,灌溉绿洲。”
“鼓励各国依其地利,发展农牧。”
“如鄯善、于阗可广植葡萄、瓜果。”
“焉耆、危须水草丰美,可大力发展畜牧。”
“车师、伊吾地处要冲,则鼓励商旅,完善驿馆……”
“务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唯有百姓安居乐业,商路畅通无阻,西域方能真正繁荣。”
“成为我大汉稳固之西陲,而非负担。”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张缉听得心潮澎湃。
他久在西域,深知此地资源分布与各国特长。
却从未有人像刘理这般,
以天朝的高度,进行如此系统、高效的整合规划。
这已非简单的羁縻怀柔,而是要将西域真正纳入帝国的经济与战略体系之中!
“殿下之策,思虑周详,切中要害!”
“臣……茅塞顿开!”
张缉由衷赞道,“臣必竭尽全力,辅佐殿下,推行此策!”
在刘理的强力推动和西域长史府的协调下。
一套基于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的西域发展计划开始高速运转。
龟兹的铁矿被源源不断运往疏勒,疏勒的工匠炉火日夜不熄。
打造出的精良兵甲装备联军。
长史府组织民夫,在各国绿洲兴修水渠、坎儿井,扩大耕地与牧场。
往来商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便利,丝路愈发繁忙。
原本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攻伐的西域诸国,
第一次被有效地组织起来。
各国的优势资源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刘理规划的宏图之中。
竟爆发出惊人的活力!
短短三个月,西域的面貌已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秩序井然,商贸繁荣。
联军兵强马壮,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
时
“放箭!”
陈泰见护卫冲出,立刻下令。
埋伏在暗处的弩手箭无虚发,冲在前面的护卫纷纷中箭倒地。
其余伏兵趁机持刀枪杀出,堵住府门,与惊慌的护卫战作一团。
刘理则亲率数名精锐,如同猛虎下山。
径直冲入火海与混乱之中,直扑白努斯所在的内室!
途中遭遇抵抗,刘理身手不凡,亲手格杀三名龟兹护卫。
血染衣袍,更添威势。
他的部下亦奋勇砍杀。
顷刻间,
府内三十余名护卫或被斩杀,或被火烧,尽数殒命。
混乱中,刘理终于在内室找到了吓得面无人色、正欲钻床底逃窜的白努斯。
他毫不留情,手起刀落,这位龟兹权臣顿时身首异处!
任务完成,刘理毫不恋战,立刻下令:
“撤!”
一行人趁着混乱与夜色,迅速撤离。
消失在库车城的巷道之中。
返回馆驿,清理痕迹,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翌日清晨,
白努斯府邸被焚、其人被杀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龟兹王宫!
龟兹王闻讯,惊得从王座上跳了起来。
脸色煞白,冷汗涔涔而下!
“什……什么?白努斯……被杀了?”
“还是在天朝使者眼皮底下,被人夜袭府邸,焚宅斩首?!”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有大臣愤怒至极,出列吼道:
“大王!天朝人欺人太甚!”
“竟敢在我国都之内,公然杀害我国家重臣!”
“此乃奇耻大辱!分明是未将我龟兹放在眼中!”
“臣请立刻发兵,包围汉使馆驿。”
“将那刘理一行尽数擒拿,严加惩处,以儆效尤!”
然而,更多的却是恐惧。
昨夜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与震天的鼓噪,让所有大臣都心有余悸。
他们不知道汉朝使者究竟带来了多少人马。
也不知道下一个被深夜突袭、身首异处的会不会是自己。
一种人人自危的气氛笼罩着朝堂。
“不可!万万不可啊大王!”
另一位大臣颤声劝道,“那刘理既是皇子,身边必有死士护卫。”
“昨夜之事,已然证明其胆大妄为,且手段狠辣!”
“若贸然擒拿,逼其狗急跳墙,恐再生变故!”
“再者……若其背后真有汉朝大军支持……”
“我等擒杀皇子,汉朝皇帝岂能干休?”
“届时倾国之兵来伐,我龟兹……危矣!”
众臣纷纷附和,皆言不宜硬碰。
当以释放质子、送走这尊“煞神”为要。
龟兹王听着臣下们充满恐惧的劝谏,看着他们惊惶不定的眼神。
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
他颓然坐回王座,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终是无力地挥了挥手:
“罢了……罢了……”
“为了一个白努斯,与天朝彻底为敌,实非智者所为。”
“看来……只有释放各国王子,让这位三皇子殿下满意离去。”
“我龟兹方能得享安宁……”
“传令,请天朝皇子殿下入宫。”
再次相见,龟兹王的态度已是一百八十度转变。
脸上再无丝毫倨傲与敷衍,只剩下敬畏与讨好。
他恭敬地对刘理道:
“殿下,前日所议释放质子之事,本王深思熟虑。”
“觉得殿下所言,实乃金玉良言,有利于西域长久之安定。”
“本王决定,即刻释放鄯善、疏勒、焉耆、莎车等国质子,交由殿下带回。”
“我龟兹,愿永世臣服天朝。”
“谨守藩臣之礼,绝无二心!”
刘理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欣慰之色:
“大王能明大义,识大体,实乃龟兹之福,西域之幸也!”
“孤返回长史府后,定当具表上奏朝廷,彰显大王之功。”
目的达成,刘理不再停留,带着被释放的各国王子,迅速离开了库车城。
经此一事,
汉朝三皇子雷霆手段,夜斩龟兹权臣的消息,如同风一般传遍了西域各国。
刘理的声威大震。
离开龟兹后,刘理并未返回西域长史府。
而是决定趁热打铁,继续游说西域诸国,组建联军。
为了加快效率,他将队伍分作三路:
命诸葛恪率十人向西,前往疏勒、姑墨等国。
命陈泰率十人向西南,前往于阗、皮山等国。
自己则亲率剩余人手,带着影响力最大的莎车国王子,直奔西域另一强国——莎车。
抵达莎车国,刘理让莎车王子先行入宫禀报。
莎车王见到失而复得的爱子,喜极而泣。
对刘理的感激之情无以复加。
他亲自出宫相迎,拉着刘理的手,激动地说道:
“尊贵的天朝殿下!您不畏艰险,从龟兹虎狼之穴救回吾儿。”
“此恩此德,如同再造!”
“殿下真乃天朝上国之人杰,中华人物,智勇双全。”
“小王佩服得五体投地!”
刘理谦逊几句,便趁机提出整合西域联军,共御强权,维护丝路安宁的构想。
并表示这也是洛阳朝廷的意思。
洛阳朝廷指出,西域各国由于各自为政,终究是一盘散沙。
但如果各国能够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组建联军。
便能维护西域的长治久安,共同保护丝路。
刘理还特别说明,西域联军只负责保护丝路,并不干涉他国内政。
莎车王此刻对刘理已是无比信任与推崇,当即慨然应允:
“殿下为西域安宁奔波劳碌,小王岂能落后?”
“我莎车国,愿倾尽全力,听从殿下调遣!”
“我国所有兵马,殿下皆可指挥!”
“但有所命,无有不从!”
与此同时,诸葛恪与陈泰两路也进展顺利。
他们凭借刘理在龟兹立下的威名,以及天朝使者的身份。
加之陈泰的沉稳睿智与诸葛恪的机变锋芒。
相继说服了疏勒、于阗、姑墨、温宿等十数个西域国家。
消息不断汇集,
当刘理在莎车国收到诸葛恪与陈泰的捷报时。
他手中所能直接调动、由西域各国提供的联军兵马,总数已赫然达到两万之众!
这支部队虽然来自不同国家,装备、训练水平参差不齐。
语言沟通亦存在障碍。
但其代表的政治意义和潜在的战斗力,已足以改变西域的力量格局。
成为悬在龟兹等不安分势力头顶的一柄利剑。
刘理站在莎车王宫的瞭望台上,
望着远方广袤的西域大地,心中豪情万丈。
他知道,自己经略西域的第一步,已经稳稳地踏了出去。
……
冬日的西域,朔风凛冽。
卷起戈壁滩上的细沙,给天地间蒙上了一层昏黄的薄纱。
然而,位于丝路要冲的西域长史府治所,却洋溢着一种与严寒截然不同的火热气氛。
当三皇子刘理一行人马,风尘仆仆却意气风发地返回时。
长史张缉早已率众迎出城外。
看着刘理身后那支虽服饰各异、却纪律严明、士气高昂的西域联军。
以及那些对刘理态度恭谨、甚至带着几分敬畏的各国使者与将领。
张缉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他原本以为,这位皇子殿下年少气盛。
此行能说服一两国,稳住局面已属不易。
岂料短短数月,竟真能整合诸国。
组建起如此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殿下!”
张缉快步上前,深深一揖,语气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
“殿下此行,扬威异域,整合诸邦。”
“建此不世之功,臣……钦佩之至!”
“昔日班定远亦不过如此!”
刘理下马,亲手扶起张缉,谦和道:
“……敬仲过誉了。”
“此非孤一人之功,乃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
“亦仰仗敬仲在此稳固后方,供给无缺。”
“西域局面初定,然百废待兴,后续之事,更为关键。”
入府坐定,
奉上热酪浆驱寒后,张缉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殿下此番功成归来,威震西域。”
“却不知……接下来,殿下有何打算?”
“是继续用兵,慑服余下未附之国,还是……”
刘理捧着手中心温暖的陶碗,目光却已投向悬挂在壁上的西域山川舆图。
语气沉稳而坚定:
“用兵之道,在于止戈。”
“今诸国初附,兵威已立。”
“然欲使西域长治久安,非仅凭武力可成。”
“孤意,当借此良机,大力振兴西域!”
“因地制宜,善用各国地理之利。”
“系统整合西域之资源,发展民生,畅通商路。”
“使诸国皆能从中获益,则人心自附,根基方固。”
张缉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殿下高瞻远瞩!却不知,具体该当如何施行?”
刘理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各处,侃侃而谈:
“首要者,乃巩固根本,强化武备。”
“唯有牢牢掌控联军,方能确保话语权,震慑不轨。”
他指向龟兹,“龟兹国,据天山之利,铁矿丰饶,为西域之冠。”
“可命其承担联军大部铁料供应。”
手指移向疏勒,“疏勒国,工匠技艺精湛,尤善锻冶。”
“可命其集中良匠,专司为联军打造、修缮兵甲器械。”
他又看向侍立一旁的诸葛恪:
“元逊,汝精于军阵,训练士卒之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
“务必使联军号令统一,操练精熟,形成战力!”
“恪,领命!必不负殿下所托!”
诸葛恪肃然应道。
“至于民生,”刘理目光扫过张缉,“敬仲,长史府当拨出专款,兴修水利。”
“引天山雪水,灌溉绿洲。”
“鼓励各国依其地利,发展农牧。”
“如鄯善、于阗可广植葡萄、瓜果。”
“焉耆、危须水草丰美,可大力发展畜牧。”
“车师、伊吾地处要冲,则鼓励商旅,完善驿馆……”
“务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唯有百姓安居乐业,商路畅通无阻,西域方能真正繁荣。”
“成为我大汉稳固之西陲,而非负担。”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张缉听得心潮澎湃。
他久在西域,深知此地资源分布与各国特长。
却从未有人像刘理这般,
以天朝的高度,进行如此系统、高效的整合规划。
这已非简单的羁縻怀柔,而是要将西域真正纳入帝国的经济与战略体系之中!
“殿下之策,思虑周详,切中要害!”
“臣……茅塞顿开!”
张缉由衷赞道,“臣必竭尽全力,辅佐殿下,推行此策!”
在刘理的强力推动和西域长史府的协调下。
一套基于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的西域发展计划开始高速运转。
龟兹的铁矿被源源不断运往疏勒,疏勒的工匠炉火日夜不熄。
打造出的精良兵甲装备联军。
长史府组织民夫,在各国绿洲兴修水渠、坎儿井,扩大耕地与牧场。
往来商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便利,丝路愈发繁忙。
原本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攻伐的西域诸国,
第一次被有效地组织起来。
各国的优势资源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刘理规划的宏图之中。
竟爆发出惊人的活力!
短短三个月,西域的面貌已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秩序井然,商贸繁荣。
联军兵强马壮,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
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