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邓艾在沓中屯兵,这日正在帐中研究地图。



忽听探马飞报,说诸葛亮亲率大军分三路而来,前锋已过阴平桥。



邓艾拍案而起,传令速召王平、张翼、董厥三将提兵接应。



参军师纂进言道:



“将军,诸葛亮此番来势汹汹,不如暂避锋芒,待其粮尽自退。”



邓艾却不以为然,沉声道:



如若退了,汉中与成都联系断绝,则大势去矣!”



“吾已在此经营多时,岂可轻弃?”



正议论间,忽闻寨外鼓声震天,人喊马嘶。



亲兵急入禀报:



“将军,齐兵已至寨前!”



邓艾披甲持枪,率众将出营列阵。



但见汉军阵中旌旗蔽日,当先一将银甲白袍,正是天水太守王颀。



王颀纵马出阵,扬鞭大喝:



“邓艾!吾今奉丞相将令来讨逆。”



“丞相已率大兵百万,上将千员,分二十路而进,已到成都。”



“汝若识时务,早降为妙,免遭屠戮!”



邓艾闻言大怒,挺枪直取王颀:



“竖子安敢妄言!”



二马相交,战不三合。



王颀便感力不能支,虚晃一枪拨马便走。



邓艾驱兵追杀二十余里,忽见前方山谷中转出一支人马,旗号大书“陇西太守牵弘”。



副将师纂急劝:



“将军,恐有伏兵!”



邓艾大笑:



“此等鼠辈,纵有伏兵何足惧哉!”



遂催兵急进。



牵弘见邓艾来势凶猛,稍作抵抗便率部退走。



邓艾追至十里外一处狭谷,忽听四面山头鼓角齐鸣,姜维亲率精兵从谷中杀出。



“邓艾休走!天水姜伯约在此!”



但见姜维金甲红袍,手持长枪,威风凛凛。



邓艾心知中计,却毫不畏惧,挺枪迎战:



“久闻伯约大名,今日正好领教!”



两员虎将战作一团,枪来枪往,火星四溅。



战至十余合,不分胜负。



邓艾暗自心惊:“姜伯约果然名不虚传!”



正在激战之时,后军忽然大乱。



原来金城太守杨欣趁邓艾与姜维交战,偷袭了甘松大寨。



邓艾得报,急令副将虚立旗号与姜维周旋,自率亲兵回救甘松。



行至半路,正遇杨欣率部携辎重撤退。



邓艾大怒:



“杨欣鼠辈,安敢袭我营寨!”



杨欣见邓艾来势凶猛,不敢接战,率部望山路疾走。



邓艾紧追不舍,将至一处山岩下、



忽听头顶一声梆子响,岩上滚木礌石如雨而下。



“将军小心!”



亲兵队长奋不顾身推开邓艾,自己却被巨石砸中,当场殒命。



邓艾目眦欲裂,却无可奈何,只得率部退回。



待回到主战场,只见魏兵已被姜维杀得七零八落,汉兵正从四面合围而来。



“将军快走!”



师纂浑身是血,率亲兵杀开一条血路。



邓艾率残部退入大寨,清点兵马,折损近半。



正要整顿防务,忽有流星马飞驰而至,带来惊天噩耗:



“将军!诸葛亮已破阳平关。”



“蒋舒归降,傅佥战死,汉中全境失守!”



“乐城王含、汉城蒋斌皆已开城投降!”



邓艾只觉天旋地转,勉强扶住寨墙才未跌倒。



师纂急道:



“将军,沓中已成孤地,不如早退!”



邓艾环视众将,见人人面带惶恐,知军心已乱,长叹一声:



“传令,拔寨退兵!”



此时姜维已率大军将沓中团团围住。



夜幕降临,



汉军营中灯火通明,歌声嘹亮,士气高昂。



姜维在中军帐内与诸将庆功,王颀举杯道:



“今日大败邓艾,全赖伯约神机妙算!”



牵弘笑道:



“那邓艾自称名将,今日不也中了伯约的诱敌之计?”



姜维却面无喜色:



“……诸君且莫高兴太早。”



邓艾虽败,然手中尚有兵力可以救援汉中。”



“此人用兵诡诈,必不会轻易认输。”



果然,当夜三更时分。



邓艾寨中突然火起,喊杀声震天。



姜维急令各营严守,不得妄动。



至天明方知,邓艾使的是金蝉脱壳之计。



夜间虚设灯火,主力早已从小道撤退。



姜维闻报,不禁叹服:



“邓士载果然名不虚传!”



……



汉中平原上,金黄的麦浪在秋风中起伏。



诸葛亮亲自巡视屯田情况,见士卒与百姓一同劳作。



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不禁颔首微笑。



回到中军大帐,诸葛亮召集众将议事。



费祎出列献计:



“丞相,近日细作来报,曹叡宠信宦官黄皓,对其言听计从。”



“若能重金贿赂此人,令其在魏主面前进谗,或可收奇效。”



杨仪皱眉道:



“此计虽妙,然黄皓既得宠信,岂会轻易为我所用?”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深邃:



“……文伟此计可行。”



“黄皓此人,贪财好利,且与邓艾素有嫌隙。”



“若能许以重利,再晓以利害,未必不能成事。”



当下命费祎全权负责此事,拨付黄金千两,珍宝无数。



密遣能言善辩之士入成都行事。



却说成都宫中,黄皓正为曹叡揉肩捶背。



“大王,近日前线捷报频传。”



“曹彰将军连破齐军数寨,诸葛亮已退守祁山不敢出了。”



黄皓细声细气地禀报着完全虚构的战况。



曹叡慵懒地眯着眼:



“果真?为何孤看军报上都是些小胜?”



黄皓忙道:



“那些将军们都想夸大敌情多要粮饷,奴婢这是替大王明察秋毫呢!”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份伪造的捷报,“您看,这是曹彰将军刚送来的密奏。”



正当此时,小黄门来报:



“大王,征南将军曹休八百里加急奏章到。”



黄皓脸色微变,抢先接过奏章:



“大王劳累,容奴婢先为您整理要紧奏章。”



曹叡不疑有他,挥手示意黄皓处理。



黄皓退出殿外,迅速浏览奏章内容。



见曹休在奏章中详述永安防务吃紧,请求增派援军。



不禁冷笑一声,将奏章塞入袖中。



是夜,黄皓秘密接见了汉朝密使。



看着满箱的金银珠宝,黄皓眼睛发亮,却故作矜持:



“尔等这是何意?咱家对大魏那是忠心耿耿……”



密使笑道:



“黄大人自然忠心,但邓艾等外将拥兵自重。”



“他日若功高震主,大人在朝中还有立足之地吗?”



“不如与我等合作,各取所需。”



黄皓沉吟片刻,终于点头。



次日,黄皓向曹叡禀报:



“大王,曹休将军又送来捷报。”



“说已击退齐军三次进攻,斩首万余。”



曹叡大喜:



“叔父果然是我朝栋梁!传旨嘉奖。”



黄皓却道:



“大王,曹休将军虽勇,但毕竟有旧伤在身。”



“奴婢听闻他在军中常常卧病,不如另派年轻将领接替?”



曹叡却摇了摇头:



“叔父镇守永安多年,熟悉防务,不可轻换。”



黄皓见此,只得作罢。



一面又密遣心腹人员,牢牢把控宫中联系。



而成都宫中,许多大臣,皆是人人自危。



他们对魏国的忠诚有多高谈不上,与曹氏合作本就是利益的等价交换。



如今,曹氏愈发衰落。



众人都选择作壁上观,真正愿意为曹氏效死力的没几个



所以面对黄皓开始掌握宫中话语权的一事,大家都没有太大的反应。



黄皓也变得愈发嚣张。



但众人却不以为意,



在大家看来,这只是一个跳梁小丑最后的挣扎罢了。



因为成都过不了多久,就要变天了。



现在所有人,都在为自己谋求退路。



整个成都王宫的气氛,变得十分压抑。



与此同时,



永安城中,曹休正焦急地等待朝廷回音。



他已经连续上了七道奏章,却如石沉大海。



副将王产进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