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乐进回马再战,三将合围鄂焕。



鄂焕虽勇,怎敌三员虎将?



战至五十回合,被乐进一枪挑落头盔。



张翼趁机用套索将其绊倒,众军一拥而上,生擒了鄂焕。



败兵逃回禀报高定,高定大惊:



“鄂焕有万夫不当之勇,竟被生擒?”



急令紧闭寨门,严加防守。



却说乐进等押鄂焕至中军大帐。



司马懿坐于帐中,法正、邓艾侍立左右。



鄂焕被推入帐内,立而不跪,怒目而视。



司马懿不以为忤,温言道:



“松绑。”



左右迟疑,司马懿厉声道:



“没听见么?”



军士慌忙解缚。



司马懿命设座,赐酒食。



鄂焕狐疑不定:



“要杀便杀,何必假仁假义?”



司马懿笑道:



“吾闻高定乃忠义之士,今为雍闿所惑,以致如此。”



“汝回去告诉高太守,早早归降,免遭大祸。”



鄂焕不信,迟疑问:



“当真放我?”



司马懿正色道: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汝可速去,他日阵前相见,再决生死不迟。”



鄂焕拜谢而出,司马懿又赠良马一匹,干粮若干。



待其走远之后,邓艾才问道:



“蛮人反复,太尉何以纵之?”



邓艾每句话都说的很简短,以此来整治自己口吃的毛病。



如今已是初见成效。



司马懿笑道:



“吾岂不知蛮人反复不可信?”



“只是其部有勇无谋,吾自有计破之。”



众遂不疑。



另一边,鄂焕上马而去,途中暗忖:



“人都说司马懿阴险狡诈,今日一见,却是仁义之人。”



回到高定营中,鄂焕具言司马懿厚待之事。



高定将信将疑:



“司马懿素有‘狼顾之相’,其人手段残忍。”



“岂会如此仁义?莫非其中有诈?”



张紘闻讯赶来,冷笑道:



“此乃反间之计也!司马懿欲使明公与雍公生隙,千万不可中计!”



高定沉吟不语,心中已有计较。



当夜密召鄂焕:



“汝可再去魏营,就说我愿降,但恐雍闿加害,请司马太尉设计相救。”



鄂焕惊问:



“主公真要投降?”



高定低声说道:



“……非也。”



“吾欲探司马懿虚实,若其真心纳降,再作打算。”



鄂焕领命,趁夜色再赴魏营。



司马懿闻报大笑:



“吾计成矣!”



急召法正、邓艾商议。



法正捻须道:



“高定首鼠两端,此来必是试探。”



“今可将计就计,使其与雍闿自相残杀。”



邓艾进言道:



“可伪作密信,令鄂焕带回,故意让雍闿截获。”



司马懿颔首大笑:



“士载之言甚妙。”



即作书一封,言已与高定密约。



共诛雍闿、朱褒云云。



又厚赠鄂焕金银,嘱其小心行事。



鄂焕怀揣密信返回,行至半路,果有雍闿伏兵杀出,搜出书信。



雍闿览信大怒,即刻点兵要讨高定。



张紘苦劝雍闿道:



“此必司马懿反间之计,雍公切不可中计!”



“若自相残杀,正中其下怀也!”



雍闿怒发冲冠,拍案道:



“高定那厮与魏狗暗通款曲,书信在此,岂能有假?”



张紘苦口婆心劝道:



“雍公明鉴!司马懿善用奇谋,昔日便曾在河北使奸计,中伤李相爷。”



“差点害得当时河北分崩离析。”



“今日故技重施,雍公岂可重蹈覆辙?”



雍闿闻言,怒气稍平,沉吟道:



“依子纲之见,该当如何?”



张紘略作思考,献计道:



“不如邀高定共击魏军,观其行止。”



“若其推诿,则反情自现。”



“若其欣然应允,则可自证清白。”



雍闿从其言,遣使至高定营中。



高定正因司马懿放归士卒之事狐疑不定,见雍闿来邀,勉强应允。



次日,雍闿、高定两路并进,直扑魏军大营。



不料行至半途,忽然号炮连天。



乐进、邓艾各引伏兵杀出,箭如飞蝗。



叛军大乱,死伤大半,余者皆被生擒,押回魏营。



司马懿坐于帐中,令将俘虏分作两处。



雍闿部下囚于左,高定部下囚于右。



又密令军士散布谣言:



“高定的人免死,雍闿的人尽杀。”



少顷,司马懿先提雍闿部卒至帐前,佯问:



“汝等何人部下?”



众卒为求生路,皆谎称:



“我等实是高定部下。”



司马懿故作欣喜:



“既是高将军的人,理当厚待。”



即命解缚,赐酒食,尽数放还。



复提高定部卒,亦如法炮制,却扬言道:



“雍闿欲献汝主首级求降,吾心不忍。”



“汝等回去,当好生劝谏高将军,勿再执迷不悟。”



众卒感恩戴德,回到高定营中,具言司马懿宽仁大度。



高定将信将疑,密遣心腹往雍闿营中打探。



恰逢雍闿部下被放归者,皆盛赞司马懿恩德,更言雍闿已有降魏之意。



自此,雍闿军中人心浮动,多有私投高定者。



高定仍不放心,又派细作往魏营刺探。



司马懿早料此着,故意将细作认作雍闿的人,佯怒道:



“汝主既约献高定、朱褒首级,因何迟迟不动?”



遂修密书一封,令其带回。



细作回见高定,呈上伪造书信。



高定览毕,拍案大怒:



“雍闿狗贼,安敢如此!”



鄂焕进言道:



“司马太尉仁厚,与传言中的恶名不类。”



“反倒是这雍闿十分奸诈。”



“不如杀雍闿以降魏,方是上策。”



高定从其计,设宴诱杀雍闿。



雍闿果生疑惧,拒不应邀。



当夜高定率军突袭雍闿大寨,司马懿先前放归的士卒纷纷倒戈。



雍闿大败,逃至山间小路,被鄂焕一戟刺死,枭首来降。



张紘早料雍闿会有此败,连夜出逃走脱。



司马懿大帐中,



高定跪献雍闿首级,满心以为可得封赏。



不料司马懿突然变脸,喝令左右拿下高定。



高定惊惶大叫:



“某杀雍闿来降,太尉何故反欲杀我?”



司马懿冷笑,从匣中取出一封密信:



“朱褒已告发汝与雍闿结为生死之交,今日来投,必是诈降!”



高定连呼冤枉,指天誓日道:



“某愿擒朱褒以证清白!”



司马懿佯装沉吟,良久方道:



“……也罢。”



“若汝真能擒来朱褒,方可洗脱嫌疑。”



高定匆匆离去后,邓艾忍不住赞叹道:



“太尉此计大妙!纵虎相斗,我军可坐收渔利。”



司马懿抚掌大笑:



“南蛮畏威而不怀德,唯有杀一儆百,方可永绝后患。”



话落,又问法正道:



“孝直在蜀中待了数年,不知如何看?”



法正拱手道:



“蛮夷如豺狼,恩之则骄,威之则服。”



“当效昔年白起坑赵卒之策,使其闻风丧胆,不敢复叛。”



司马懿颔首:



“孝直之言,正合吾意。”



“传令三军,待高定与朱褒两败俱伤时。”



“尽出伏兵,一网打尽!”



却说高定引兵杀奔朱褒大营,行至十里坡,恰遇朱褒率军来迎。



高定破口大骂:



“汝这奸贼,安敢以反间计害我!”



朱褒愕然不知所对。



鄂焕趁机从后突袭,一戟刺死朱褒。



两军混战之际,忽听山头鼓声震天,魏军伏兵四起,箭如雨下。



高定大惊,仰头见司马懿立于高处,急呼:



“太尉何故如此?”



司马懿漠然道:



“奉诏讨逆,格杀勿论。”



高定方知中计,怒骂:



“司马老贼,背信弃义!”



话音未落,一支流矢贯喉而过,当场毙命。



魏军四面合围,将叛军残部逼入山谷。



推下滚木礌石,尽数坑杀。



哀嚎之声,终日不绝。



至此,司马懿已平定雍闿、高定、朱褒三路叛军。



众将皆来贺喜。



参军邓艾进言道:



“太尉神威,南蛮已破,可奏凯还朝,以安魏王之心。”



长史法正亦道:



“今三路贼首皆诛,南中震慑,不如班师回成都,安抚百姓。”



司马懿却冷笑道:



“诸君何其短视?”



“南蛮反复无常,今日降,明日叛。”



“若我军一退,彼必复聚为乱。”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众将面面相觑,副将王平谏道:



“太尉,再往南去,乃蛮荒瘴疠之地。”



“山险水恶,恐非用兵之所。”



司马懿拍案怒道:



“吾奉王命征讨南蛮,何惧一泸水耶?”



遂不听劝阻,传令三军继续南进。



大军行至泸水,哨马飞报——



“泸水湍急,无船无筏。”



“对岸蛮兵筑起土城,防守甚是严密!”



时值五月,南方酷热难当。



军士披甲行军,汗如雨下,多有中暑晕倒者。



司马懿见状,命军士卸去衣甲,轻装渡河。



先锋乐进率数百士卒试探渡水,见河水不深,便裸衣涉水。



谁知行至河心,士卒纷纷倒地,口鼻流血而亡。



乐进大惊,急令撤军,回禀司马懿。



司马懿亦惊疑不定,遂唤当地土人询问。



土人答道:



“如今盛夏,泸水毒气蒸腾,白昼渡水必中其毒。”



“若要渡河,须待夜深水冷,毒气消散,饱食之后方可安然渡过。”



司马懿沉吟片刻,遂令土人引路。



拣选精壮军士六百,趁夜半渡河,果然无事。



于是,司马懿命邓艾率二千精锐,由土人带路。



直取蛮洞运粮要道——夹山峪。



夹山峪地势险要,两山夹峙,中间仅容一人一马通过。



邓艾趁夜占据峪口,立下营寨,埋伏弓弩手。



蛮兵不知魏军已至,仍照常运粮。



待粮队进入峪中,邓艾一声令下,前后截杀。



夺粮车百余辆,蛮兵溃散。



败兵逃回孟获大寨,哭诉道:



“大王!魏军已渡泸水,夺我粮道!”



孟获闻言,拍案大怒:



“司马懿欺人太甚!既杀雍闿,又犯我境,不留活路耶!”



遂召集各部洞主,商议对策。



孟获之弟孟优进言:



“魏军远来,粮草不济。”



“今既占夹山峪,必恃粮道为命脉。”



“不如夜袭其营,烧其粮草,彼军必乱!”



孟获点头称善,遂命大将阿会喃率五千蛮兵,趁夜劫寨。



邓艾早有防备,伏兵四起,箭如雨下。



阿会喃大败,死伤过半,狼狈逃回。



孟获闻报,怒不可遏,亲自提兵来战。



两军对阵,司马懿出马,见孟获身长九尺,面如黑铁。



手持铁蒺藜骨朵,威风凛凛,心中暗叹:



“穷山恶水,亦出壮士耶?”



孟获大喝道:



“司马懿!汝魏国无故犯我疆土,今日必叫汝有来无回!”



司马懿笑道:



“蛮夷屡叛,不服王化。”



“吾奉诏讨贼,何谓无故?”



孟获大怒,拍马来战。



魏将乐进出马迎敌,战不十合,乐进诈败而走。



孟获紧追不舍,忽听一声炮响,伏兵齐出,将孟获团团围住。



蛮兵拼死救主,混战中,孟获被绊马索绊倒。



魏军一拥而上,生擒了孟获。



众军士将之押至魏军大帐,绳索加身,却仍昂首而立。



司马懿高坐帅案,冷眼俯视,道:



“孟获,今已成阶下之囚,可服否?”



孟获怒目圆睁:



“若非误中汝之奸计,安能遭擒?”



“要杀便杀,何必多言!”



帐中诸将闻言皆怒,乐进拔剑喝道:



“蛮酋无礼!”



司马懿却抬手制止,冷笑道:



“南蛮小丑,徒逞口舌之勇。”



“今吾大军南下,正要一劳永逸解决边患,免得他日北伐时尔等再叛。”



言罢,语气稍柔,似笑非笑道:



“不过,本督倒可给你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