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完,将《民约录》轻轻放在司命镜残片之上。刹那间,镜面竟生出一丝裂痕中的金芒,映照出未来景象:一座座无神庙的“信堂”在村寨兴起,堂中不供神像,只悬一面铜镜,上刻四字??



**照见本心。**



而在西域信栈,那位曾因救子失信的老商首已寿终正寝。临终前,他握着孙子的手说:“记住,宁可晚还一日,不可欺心半分。”话音落下,沙盘中的金珠自动排列成环,缓缓升起,融入空中某根命运之线。墨昭通过千心镜阵捕捉到这一幕,叹道:“一个‘不得已’的坚守,竟能延续三代。”



她转身走入机关密室,启动“信溯仪”,试图追溯那股推动信网复苏的根本力量。仪器运转良久,最终投影出一个模糊坐标??并非某座高山大川,而是位于北境荒原的一座废弃驿站。



那里,曾是守诺旅最后一战之地。



三日后,墨昭率队抵达。驿站早已坍塌,唯有石基尚存,上面刻着十二个名字,皆为当年战死者的姓名。雨水冲刷之下,字迹斑驳,却依稀可见每人名下都有一句小字,如“替母还债”“护友至死”“守城不退”……



她在废墟中央发现一块嵌入地底的黑晶碎片,与游明手中的印记石同源。当她伸手触碰,整片大地忽然震动,地下传来低沉轰鸣,似有无数心跳共振。紧接着,地面裂开一道缝隙,一道金光冲天而起,化作十二道人影,皆披残甲,手持断剑,面容模糊,唯眼神清明如星。



为首者开口,声音如风穿谷:“我们未完成的誓,有人替我们走了下去吗?”



墨昭单膝跪地,郑重道:“走了下去,而且走得更远。今日九州,孩童入学先学守信,官员上任必过验心关,商人交易凭‘信符’而非保镖。你们的名字或许已被遗忘,但你们所守之信,已成天下公理。”



那人影沉默片刻,终是缓缓点头。十二道身影同时抬手,将手中断剑插入大地,随即身形消散,化作十二缕金气,顺着地脉流向四方。



当晚,全国三百六十座诚心树所在之地,树木同时开花。花瓣呈金色,落地即燃,却不伤草木,只留下淡淡篆文:“**忠魂不灭,信火长明。**”



然而,就在世人以为“虚妄之潮”彻底退去之时,南方海岛之上,一场新的危机悄然酝酿。



一名渔妇在退潮后的礁石间拾贝,无意中挖出一枚漆黑卵状物。它表面布满扭曲符文,触手冰冷,仿佛能吸走人的体温。她带回家中,置于灶台旁取暖。当夜,全家陷入噩梦:丈夫梦见自己溺亡于血海,儿子则反复念叨“妈妈死了”,而她自己,则看见一个没有面孔的女人站在床前,低声呢喃:



“你说过要爱我一生……可你嫁给了别人。”



翌日清晨,渔妇精神恍惚,竟持刀砍向熟睡的丈夫,口中嘶喊:“骗子!你说过永不娶她!”幸被邻居及时制止。经墨家巡使查验,那枚黑卵竟是“虚妄之核”的碎片之一,借人心深处最痛的背叛记忆重生,名为“忆魇种”。



消息迅速传开,各地陆续发现类似物品出土??有的藏于古墓陪葬品中,有的埋在战场遗址之下,甚至有道士在炼丹炉底掘出一枚,其上铭文赫然写着:“凡曾食言者,皆可感召此劫。”



墨昭紧急召集百家智者会商。儒家提出重修《礼诫》,佛门主张广设“忏悔坛”,道家建议重启封神台以镇邪祟。唯有来自西北边陲的一位盲眼老妪提出不同见解:



“此物不惧咒法,不畏雷劫,唯怕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锦绣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锦绣灰并收藏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