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二十七章 我悟了(两章合一,4k,求票票)
“不悔,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这往生教好像出事了。”
在浑县的街道之上,一个戴着斗篷,整个人隐藏在宽大罩袍之中的女子,缓缓在街道上走过。
几日之前,这街上还经常能遇到一些往生教众在向普通人传教...
夜雨如织,细密地敲打着栖心塔的琉璃瓦檐。檐角铜铃轻响,仿佛在应和着远方传来的诵誓声。游明已逝去三日,可那声音却未曾断绝??孩童们依旧每日清晨列队于诚心树下,齐声背诵《新誓典》第一条:“信,始于不说谎,终于不欺心。”
苏湄坐在塔中,手中握着一支游明生前常用的玉笔,笔尖还沾着未干的墨痕。她望着案上摊开的《新誓典》手稿,那是他用尽最后气力修订的最后一章。纸页泛黄,字迹却刚劲如初,仿佛仍带着主人的心跳。窗外一道闪电划破天幕,照亮了她眼角滑落的泪。
就在此时,案上玉简忽地自行翻动,一页页倒退,直至回到开篇第一卷。墨迹微微泛起金光,一行新字缓缓浮现,非人力所书,似由天地意志写就:
“信之传承,不在碑石,不在典籍,而在每一颗敢于直面自己灵魂的心。”
苏湄心头一震,猛然抬头,只见窗外风雨骤歇,一轮清月破云而出,洒下银辉如练。而那株第九百零一棵诚心树,竟在月下轻轻摇曳,花瓣无风自落,片片如雪,飘入誓源井中。井水微漾,一圈圈涟漪扩散开来,竟映出万千人影??有农夫、匠人、学子、商旅,甚至边陲戍卒,皆闭目低语,唇形一致:
**“我说话算数。”**
这声音起初细微,继而汇聚成潮,自九州四野奔涌而来,穿山越岭,跨江渡海,最终汇入栖心岛中心那口古井。井底深处,亿万光点再度苏醒,如同星辰复燃,缓缓流转,凝聚成一条虚幻却庄严的鲤影。它不再游动,而是静静盘踞于井心,双目如炬,凝视上方人间。
与此同时,南陵旧城的信碑前,一名少年跪倒在地。他手中攥着一张伪造的太学院荐书,本欲冒名顶替,昨夜却梦见自己站在审判台前,面对无数双失望的眼睛??其中有父母、恩师、童年玩伴,甚至那个他曾拾金不昧归还钱袋的老翁。梦中无人斥责他,只是默默转身离去,留下一句回荡虚空的话:
“你曾是个好人。”
他惊醒后彻夜难眠,终在黎明前来至此地,将荐书焚于碑下。火光中,他含泪发誓:“从今往后,我走的每一步,都要对得起十年前那个在雨中等失主三小时的自己。”
火焰腾起瞬间,信碑金纹微闪,一道细线自碑身延伸而出,悄然接入命运图谱。原本灰暗的一段信运之线,竟重新泛出微光。
昆仑墟,天机阁废墟之上,昔日仙官残魂漂浮不定。他们曾信奉天命定序、神权裁决,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凡人以心为尺,自立法度。一名老仙抚着断裂的司命镜,喃喃道:“我们错了……不是我们在掌管信运,而是信运早已抛弃了我们。”
忽然,一道银蓝光芒自东方而来,掠过废墟,停驻于镜前。光芒散去,显出一位白衣女子的身影??正是姚树当年收养的孤女,后来成为第一位平民验誓官的林照。她手中捧着一本薄册,封面写着《民约录》,记录的是十年来百姓自发订立的三百余条民间契约:邻里互助、婚丧共担、灾荒互济……
“你们曾说,无神不成律,无罚不成信。”林照声音平静,“可这些约定,没有神明见证,也没有雷霆惩戒,却已守了十年不曾毁约。因为人们知道,违约伤的不只是对方,更是自己的良心。”
在浑县的街道之上,一个戴着斗篷,整个人隐藏在宽大罩袍之中的女子,缓缓在街道上走过。
几日之前,这街上还经常能遇到一些往生教众在向普通人传教...
夜雨如织,细密地敲打着栖心塔的琉璃瓦檐。檐角铜铃轻响,仿佛在应和着远方传来的诵誓声。游明已逝去三日,可那声音却未曾断绝??孩童们依旧每日清晨列队于诚心树下,齐声背诵《新誓典》第一条:“信,始于不说谎,终于不欺心。”
苏湄坐在塔中,手中握着一支游明生前常用的玉笔,笔尖还沾着未干的墨痕。她望着案上摊开的《新誓典》手稿,那是他用尽最后气力修订的最后一章。纸页泛黄,字迹却刚劲如初,仿佛仍带着主人的心跳。窗外一道闪电划破天幕,照亮了她眼角滑落的泪。
就在此时,案上玉简忽地自行翻动,一页页倒退,直至回到开篇第一卷。墨迹微微泛起金光,一行新字缓缓浮现,非人力所书,似由天地意志写就:
“信之传承,不在碑石,不在典籍,而在每一颗敢于直面自己灵魂的心。”
苏湄心头一震,猛然抬头,只见窗外风雨骤歇,一轮清月破云而出,洒下银辉如练。而那株第九百零一棵诚心树,竟在月下轻轻摇曳,花瓣无风自落,片片如雪,飘入誓源井中。井水微漾,一圈圈涟漪扩散开来,竟映出万千人影??有农夫、匠人、学子、商旅,甚至边陲戍卒,皆闭目低语,唇形一致:
**“我说话算数。”**
这声音起初细微,继而汇聚成潮,自九州四野奔涌而来,穿山越岭,跨江渡海,最终汇入栖心岛中心那口古井。井底深处,亿万光点再度苏醒,如同星辰复燃,缓缓流转,凝聚成一条虚幻却庄严的鲤影。它不再游动,而是静静盘踞于井心,双目如炬,凝视上方人间。
与此同时,南陵旧城的信碑前,一名少年跪倒在地。他手中攥着一张伪造的太学院荐书,本欲冒名顶替,昨夜却梦见自己站在审判台前,面对无数双失望的眼睛??其中有父母、恩师、童年玩伴,甚至那个他曾拾金不昧归还钱袋的老翁。梦中无人斥责他,只是默默转身离去,留下一句回荡虚空的话:
“你曾是个好人。”
他惊醒后彻夜难眠,终在黎明前来至此地,将荐书焚于碑下。火光中,他含泪发誓:“从今往后,我走的每一步,都要对得起十年前那个在雨中等失主三小时的自己。”
火焰腾起瞬间,信碑金纹微闪,一道细线自碑身延伸而出,悄然接入命运图谱。原本灰暗的一段信运之线,竟重新泛出微光。
昆仑墟,天机阁废墟之上,昔日仙官残魂漂浮不定。他们曾信奉天命定序、神权裁决,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凡人以心为尺,自立法度。一名老仙抚着断裂的司命镜,喃喃道:“我们错了……不是我们在掌管信运,而是信运早已抛弃了我们。”
忽然,一道银蓝光芒自东方而来,掠过废墟,停驻于镜前。光芒散去,显出一位白衣女子的身影??正是姚树当年收养的孤女,后来成为第一位平民验誓官的林照。她手中捧着一本薄册,封面写着《民约录》,记录的是十年来百姓自发订立的三百余条民间契约:邻里互助、婚丧共担、灾荒互济……
“你们曾说,无神不成律,无罚不成信。”林照声音平静,“可这些约定,没有神明见证,也没有雷霆惩戒,却已守了十年不曾毁约。因为人们知道,违约伤的不只是对方,更是自己的良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