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一章 伏卢山两军血战
烛火映着帐壁地图上的山川河谷。
李世民话音落定,窦轨当即抚掌赞叹:“殿下此计,一环扣一环,直教徐世绩插翅难飞!”
房玄龄亦颔首:“正奇相合,三面夹击,既破徐世绩之谋,又解修化之围,实为上策。”
计议既定,李世民连夜下令。
第一道军令:再令公孙武达引玄甲骑数百,与樊兴部共往伏卢山。若王君廓、苏定方部汉军果然潜伏修化或平夷方向,便在伏卢山东麓设伏,务求将其两部阻截乃至歼灭。
第二道军令:留李道宗、长孙无忌坐守离石大营,以窦轨为主将,但不打窦轨将旗,打马三宝的将旗,引步骑万人,大张旗鼓,沿官道南下,往援修化。
第三道军令:点起玄甲骑精锐五百,由李世民自率,沿离石水河谷,迂回向修化城西潜行。
第四道军令,令马三宝引其本部亦出大营,打窦轨将旗,虚张声势,号称万众,往援平夷。
——如前所述,马三宝本平阳公主的家奴。平阳公主於关中起兵之后,马三宝出力甚多,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部关中群盗,多是他代表平阳公主出面招揽来的。因他虽以前是平阳公主的家奴身份,在唐军中的地位却并不低。早在李渊未入关前,他就自称总管,部曲数万。李渊入关后,授他左光禄大夫,此正二品之散官,在散官体系中,仅次从一品的光禄大夫,当时就已是位居高位。於今更在唐军中,位在诸将之上,可以说仅次窦轨等人。
则是说了,现在离石大营的唐将,其实还是另有人位在马三宝之上的,便是李道宗。却则为何既然李世民已经对徐世绩、陈敬儿有了足够的重视,又在李神通被擒的情况下,这一仗只能胜,不能败,他不用李道宗为另一路的主将?原因也很简单。便是李道宗的征战经验不够。
李道宗的祖父李璋是李虎的第四个儿子,其父李韶与李渊、李神通是从兄弟,他乃李渊从子。年纪不大,比李世民还小一岁。他虽跟着李世民参与过去年的河东之战,并跟着李世民也打过薛仁杲,到底征战经验也好、军中威望也好,不如马三宝,是以李世民使他留守。
四道军令下达,接令各军加紧准备。
次日一早,樊兴、公孙武达两部先出,偃旗息鼓,悄然开向伏卢山。又次日上午,窦轨、马三宝两军的前锋出营,下午,两军主力络绎开出,各自高打将旗,兴师动众,烟尘滚滚。於这日晚上,李世民引骑五百玄甲精骑,翟长孙等斗将皆从在内,间道驱行,绕向修化西侧。
……
离石县城到修化县城,百十里远。
两城间,亦有河谷相连。接通两城的官道,即在河谷边上。
窦轨部万众行军一日,当晚休整,是夜接到修化前线军报:“汉贼徐世绩部已进至城南,於城南十余里处筑营。”窦轨遣吏,将此报往寻李世民转禀。次日继行,离修化城不到二十里时,提前出发的先锋所部,遣军吏还回进报:“城北山间十里坡发现汉贼伏兵,约千余人,末将部稍与接战,其见踪迹败露,便即撤退。末将等追出数里,得胜而还。斩获数十。”
“一如殿下所料!”窦轨再次遣吏,将此捷报仍转禀李世民,传令说道,“将捷报告知三军,就说我前锋部探得贼踪,与贼伏兵接战,大破之,斩获数百!贼仓皇窜逃,甲械丢弃满山。”
捷报传达各部,窦轨部将士士气大振。
……
窦轨转禀的捷报,这天晚上呈到了正在行军的李世民手上。
李世民於马上看罢,与左右的翟长孙、向善志、丘师利、丘行恭
李世民话音落定,窦轨当即抚掌赞叹:“殿下此计,一环扣一环,直教徐世绩插翅难飞!”
房玄龄亦颔首:“正奇相合,三面夹击,既破徐世绩之谋,又解修化之围,实为上策。”
计议既定,李世民连夜下令。
第一道军令:再令公孙武达引玄甲骑数百,与樊兴部共往伏卢山。若王君廓、苏定方部汉军果然潜伏修化或平夷方向,便在伏卢山东麓设伏,务求将其两部阻截乃至歼灭。
第二道军令:留李道宗、长孙无忌坐守离石大营,以窦轨为主将,但不打窦轨将旗,打马三宝的将旗,引步骑万人,大张旗鼓,沿官道南下,往援修化。
第三道军令:点起玄甲骑精锐五百,由李世民自率,沿离石水河谷,迂回向修化城西潜行。
第四道军令,令马三宝引其本部亦出大营,打窦轨将旗,虚张声势,号称万众,往援平夷。
——如前所述,马三宝本平阳公主的家奴。平阳公主於关中起兵之后,马三宝出力甚多,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部关中群盗,多是他代表平阳公主出面招揽来的。因他虽以前是平阳公主的家奴身份,在唐军中的地位却并不低。早在李渊未入关前,他就自称总管,部曲数万。李渊入关后,授他左光禄大夫,此正二品之散官,在散官体系中,仅次从一品的光禄大夫,当时就已是位居高位。於今更在唐军中,位在诸将之上,可以说仅次窦轨等人。
则是说了,现在离石大营的唐将,其实还是另有人位在马三宝之上的,便是李道宗。却则为何既然李世民已经对徐世绩、陈敬儿有了足够的重视,又在李神通被擒的情况下,这一仗只能胜,不能败,他不用李道宗为另一路的主将?原因也很简单。便是李道宗的征战经验不够。
李道宗的祖父李璋是李虎的第四个儿子,其父李韶与李渊、李神通是从兄弟,他乃李渊从子。年纪不大,比李世民还小一岁。他虽跟着李世民参与过去年的河东之战,并跟着李世民也打过薛仁杲,到底征战经验也好、军中威望也好,不如马三宝,是以李世民使他留守。
四道军令下达,接令各军加紧准备。
次日一早,樊兴、公孙武达两部先出,偃旗息鼓,悄然开向伏卢山。又次日上午,窦轨、马三宝两军的前锋出营,下午,两军主力络绎开出,各自高打将旗,兴师动众,烟尘滚滚。於这日晚上,李世民引骑五百玄甲精骑,翟长孙等斗将皆从在内,间道驱行,绕向修化西侧。
……
离石县城到修化县城,百十里远。
两城间,亦有河谷相连。接通两城的官道,即在河谷边上。
窦轨部万众行军一日,当晚休整,是夜接到修化前线军报:“汉贼徐世绩部已进至城南,於城南十余里处筑营。”窦轨遣吏,将此报往寻李世民转禀。次日继行,离修化城不到二十里时,提前出发的先锋所部,遣军吏还回进报:“城北山间十里坡发现汉贼伏兵,约千余人,末将部稍与接战,其见踪迹败露,便即撤退。末将等追出数里,得胜而还。斩获数十。”
“一如殿下所料!”窦轨再次遣吏,将此捷报仍转禀李世民,传令说道,“将捷报告知三军,就说我前锋部探得贼踪,与贼伏兵接战,大破之,斩获数百!贼仓皇窜逃,甲械丢弃满山。”
捷报传达各部,窦轨部将士士气大振。
……
窦轨转禀的捷报,这天晚上呈到了正在行军的李世民手上。
李世民於马上看罢,与左右的翟长孙、向善志、丘师利、丘行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