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大汉皇帝让不让功臣集团的人当主帅,其实也都能赢。



刘邦就有意识地在做这件事情。



大部分功臣眼下其实都集中在长安。



边境上的开疆拓土,都是由非功臣集团的将官们负责进行。



有了血与火的淬炼,那些将官们的成长是非常快的。



反之,功臣集团许多人都还局限于当年冷兵器的思维中,对怎么领导一支热兵器军队并不在行。



而且,大汉也没有诸侯国藩王来和功臣集团里应外合,不可能出现第二次七国之乱。



种种因素之下,刘恒非常笃定地认为。



这些功臣集团,掌控不了大汉军队了!



没有军队的功臣集团,和普通的文官又有什么区别?



皇帝一念之间,就能让他们全家抄斩,死无全尸。



他们死了,对大汉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刘恒正色道:



“眼下借助金幕的帮助,功臣集团对大汉的副作用几乎为零。”



“若此刻罢退他们,不但会导致父皇背负苛责功臣的骂名,还会影响大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故而儿臣认为,还是可以继续让萧何丞相他们担任要职。”



顿了顿,刘恒又道:



“不过这也是一个机会,大汉完全可以继续削弱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的权力,更进一步地将权力收归父皇您的身上。”



刘邦听到这里,终于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你小子,也算是成长了。”



如果没有刘恒最后的这句话,那刘邦对刘恒的回答最多只能给个合格。



这些东西,但凡稍微参与和了解大汉这些年的变化,都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最后的这句话才是最重要的。



集权!



集权的重要性,看过金幕之后,不会有任何皇帝去怀疑。



别的不说,谁知道自家王朝里会不会也出个司马懿?



集权就是防止司马懿的最佳手段。



眼下,全面让功臣集团退出舞台,确实并无必要。



但却是一个名正言顺,可以收回更多权力的机会。



皇权天然就是排他的。



华夏文明的一步步发展,其实就是一个越来越集权的历史。



这是皇帝制度发展的必然性,不以任何皇帝的个人意志为推移。



搞分权的皇帝和朝代下场是什么样,之前的金幕呈现足够多了。



就刚刚金幕中播放的“七国之乱”,不也是分权的副作用体现?



刘恒能提到集权,这就证明抓住了重点。



皇帝不需要,也不可能自行处理那么大国家内的所有事情。



只能抓大放小。



集权,就是最大的那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