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天晚上,刘邦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了太子刘恒。



“关于萧何等人的事情,你怎么看?”



刘恒惊讶地看着刘邦,过了好几秒才道:



“事涉丞相,自有父皇乾纲独断,儿臣如何敢置喙呢?”



刘邦嘿嘿一笑。



“朕要是想做决定,朕当时就做了,难道朕还需要看萧何他们的脸色?”



说着,刘邦随意地将几份奏疏往刘恒前面一推。



“朕也没几年好活了,你想不想办萧何他们,就是你一句话的事!”



刘恒闻言,陷入了长久的迟疑。



刘邦也不着急,平静地等待着。



过了好一会,刘恒直起身体,郑重开口。



“父皇,儿臣以为,眼下并无命萧丞相等人致仕的必要。”



刘邦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波动,淡淡道:



“说说你的理由。”



刘恒道:



“其一,自金幕出现以来,儿臣亲眼见证萧丞相是如何处理各种事务,推动大汉各项改革的。”



“若是将萧丞相等人一并勒令致仕,新任丞相恐怕对各种改革没有这么理解,会出一些本不该有的问题。”



刘邦笑了一声。



“萧何那家伙讲究的就是一个无为而治,在这种地方上喜欢瞎折腾的时候,的确挺有用的。”



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的确是大汉“金幕时代”开启后的一大助力。



朝廷这边主要负责的是把各项改革措施放下去,然后由各地郡县自行视情况决定。



这样一来,地方上的自主性被极大的激发了。



好些个出身普通,只能当个县令这辈子就到头的官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用漂亮的政绩脱颖而出,晋升到更高的位置。



此外,还有大汉这些年科举的进士们,一个个也是信心满满雄心勃勃,要干出一番政绩。



朝廷方面的放手,让地方官们减少了许多束手束脚,放手大干。



篓子的确不少,但政绩更多!



对汉初这个一穷二白的世界来说,捅的篓子再大能大到哪去?



但只要干出政绩,那可就无比醒目了。



总之大汉现在的情况在刘恒看来就四个字——生机勃勃。



刘恒觉得眼下的情况或许不是最好,但已经足够好了。



既然足够好,就没必要换人。



刘邦看着刘恒,道:



“萧何自不必说,曹参陈平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但朕想问你的是,朕死了,你确定能控制得了他们?”



刘恒微微一笑,点头道:



“当然可以,父皇。”



“您忘了咱们的新式军队了吗?”



“如今的新军,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