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当以稳定国债兑付为重,切不可因修路而动摇国本……”



陆知白心中明白,这是求稳的办法。



这条水泥路,现在看来就是一个大坑,花费巨大。



万一真的持续投入,成了亏本买卖,那当然是有人要背锅。



工部尚书薛祥也附和道:



“滕尚书所言极是。修路虽利在长远,但眼下国库压力巨大,不如暂缓,待财政宽裕,再行续建……”



部门老大都表态了,自然是有人跟着附和。



朱元璋微微点头,却并不表态,目光转向陆知白,问道:



“广智侯,修这条路,是你一手推动的。



你之前说‘要致富,先修路’,如今路都修了一半,富,又在何处啊?”



陆知白从容拱手答道:“陛下,修路工程虽未完成,但带动效应已初见成效。



从应天到郑州的路段,已使得南北货物流通加快,沿线城镇商贸活跃,百姓收入也有所增加。收取的过路费,虽然不多,但胜在细水长流。



只是,这些效益尚未形成体系……臣正准备上书详陈。”



朱元璋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



“咱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大效果,不是这些小打小闹!”



陆知白便说:“据臣所知,江南这一带的水泥路,得到较好的利用,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但是越往北,效果就越差……”



“咱就直说了,”朱元璋也不与他们废话,“这个路修好之后,南北通畅,确实是咱希望的。



但是花销又太多了。你们觉得,如何能尽量的两全其美?”



既要,又要。



殿内一片沉默,众人面面相觑,无人敢轻易开口。



思量一阵,工部尚书薛祥小心翼说道:



“陛下,应天到西安路途遥远,一直以来,修路工程都是分段进行。



如今从应天到郑州,已修了一千里,堪称前所未有的壮举了。



不如,第一阶段就此结束,待日后国库充裕,再行续建?”



陆知白一听,就笑了,问道:



“国库什么时候能充裕?国家这么大,每年都有这样那样的花销。但收入渠道也就那些,又没有什么本质的提升……”



薛祥有些无语的望着他,说:“有些花费,是因为工程,造完了不就好了吗?”



陆知白却不赞同,说:



“发展带来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第一要义是发展。



就好比给一百个人分饼,怎么分配固然重要,但想要都吃饱肚子,还是得把饼做大一些……”



朱元璋听了这话,略一思索,就皱起眉头来。



陆知白这话确实是有理,可是自古以来,朝廷收的税不就是那些花样吗?



想要有更多收入,那就得靠盐铁茶垄断,以及与外族贸易了。



草原,高丽,西南各族,乃至海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