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和高丽交界这一带,情况复杂。



本身就是两国边境,当地又有诸多少数民族。



大明虽在辽东建立了诸多卫所,但那边多山地,气候寒冷,想要往高丽那边推进,也遭到一些阻力。



所以,还是要把现有的卫所管控好。



前一阵子,盖州卫指挥使上书说自己生了病。



朱元璋在考虑,万一此人病重,派谁去接替。



……



正月二十。



春寒料峭,晚上,陆知白正在书房,长随忽然送来一封急信。



信是他在郑州的学生王青山所写,字迹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写就。



陆知白看过之后,眉头微微一挑,倒有一丝意外。



原来开年之后,修路的工地上工人不足。



有许多民夫和工匠,做了逃工。



甚至有的人原本已经来了,但抵触情绪强烈,又偷偷逃跑。



现在天气冷,修路是困难的,但可以准备材料。



王青山说:



“有人暗中煽动,说国库没有钱了,很快连每天的口粮都发不上,这路还要修三四年,种不了田,还得自带干粮……”



陆知白闭着眼睛思索,微微一笑。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突然的变故,背后必定有人指使。



“妙啊,一石二鸟之计……”



看起来是针对修路,但实际上谣言既然是“国库没钱”,那么其实针对的是国债兑付!



但如今,修路也受到了影响。



修路工程是他一手推动的,从应天到西安的水泥路,不仅是南北交通的纽带,更可以极大的促进大明经济发展。



然而,工程浩大,耗资惊人,如今又遭遇劳工抵制,若不能及时解决,只怕前功尽弃……



陆知白随后就凝神思索,该如何应对。老朱很快就会过问此事的。



朱元璋得知消息也很快。



第二天下午,就叫了一批人召开经济工作会议。



武英殿内,地龙暖热,却驱不散殿内凝重的气氛。



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群臣。



户部工部的尚书、侍郎、郎中、主事,以及都察院度支监的官员们,分列两侧,个个神色肃然。



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透着威严:



“咱近日盘查国库,照眼下的情况,国债兑付还是有点压力。



谁知道岔子出在别处,修路的工程,民夫逃工,谣言四起,说什么国库没钱,连口粮都快发不上了!”



在场的有些人,还是刚听说这个事,神色顿时更加凝重了。



有些人暗暗的看了陆知白一眼。



朱元璋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得哒哒响,说:



“国库有些吃紧。当务之急是削减开支,暂停一些没那么紧急的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