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塞军拿下河套东套以及定难五州的事情,不过几天时间汴京便得到了消息。



这个消息给汴京造成的震动不亚于长安沦陷,甚至比长安沦陷还要令满朝君臣都毛骨悚然。



长安沦陷,让静塞军拥有了一块根基,让苏学会成长为可以与宋朝掰手腕的势力,这让宋朝君臣甚为焦虑,但说灭国危机却还是谈不上的。



如今大宋的根基在中原在江南,西北再怎么重要也只是边陲而已,只要中原在,江南在,那么宋朝便很难灭得了。



但静塞军攻克定难五州,拿下东河套,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一个强大得令人窒息的对手崛起了!



静塞军如果只是占据关中,那么威胁还不算太大,关中虽然也产粮,但已经不是汉唐时候,这里的土地已经跟汉唐不太一样的,经济中心也早就转移到了南方的江南,连中原都已经有些没落了,更别说关中了。



但静塞军拿下定难五州以及东河套后,情况又不一样了。



东河套既是水草丰美的传统畜牧区,又可以通过黄河灌溉形成“塞上粮仓”,可年产粮食数百万石,而定难五州虽多荒漠,但农业屯田与手工业(如盐业)亦能提供稳定税收。



静塞军得了这两块地方,大约可以解决一部分粮食、战马、以及税收的问题,加上关中平原,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这就意味着,静塞军已经具备了稳定的基础了。



也就是说,加上延州的工业,静塞军不仅能打,而且可以过得十分滋润,已经是可以自立一国了!



实际上也是如此,在静塞军拿下定难五州以及东河套之后,苏学会之前关于立国的讨论声音顿时又大了起来。



苏允刚刚从东河套回到长安,吕惠卿便带着他的门生公开劝苏允登基立国了。



时值深秋。



朱雀大街的梧桐叶被马蹄碾碎成齑粉时,苏允的马车正碾过承天门斑驳的石砖,路旁是前来接驾的长安百姓。



忽而马车停了下来,苏允不明所以,平子澄有些不满道:“先生,前面有人拦路。”



苏允掀开车帘一看,顿时有些错愕,因为拦车却是那之前投降的吕惠卿。



吕惠卿带着他的门生站在路中间。



苏允倒是知道,吕惠卿投降一段时间之后,便积极加入苏学会,以他的能力以及学识,在研究苏学之后,对苏学进行深化,竟是吸引了不少的苏学会学子拜入门下,如今在苏学会也算是有些许影响了。



之前王抱朴等人对此还颇为警惕,专门过来请示苏允需不需要对吕惠卿进行限制,但苏允却是乐见其成,认为吕惠卿掀不起来什么风浪,只是让王抱朴等人密切关注即可,没想到今日竟是干出拦车这样的事情来。



苏允看到是吕惠卿,开口朗声问道:“吕公,若有要事,等某回去再说,何必来拦路?”



吕惠卿见得苏允出声,立即整饬衣裳,端正帽冠,然后恭敬拱手,大声道:“会魁不知,吕某有要事要劝谏会魁。”



苏允顿时微微皱眉,心道难道是苏学会中出了什么事情,逼得吕惠卿不得不拦路劝谏。



苏允还没有说话,平子澄已经是不满道:“此间非说话所在,吕公若有事情,到州衙说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墙头上的猫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墙头上的猫1并收藏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