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看来在地方是结合了实践,将之前苏允在太学讲学的那些东西给思考通透了!



果然韩幼安道:“西北汉胡杂居、民风彪悍,情况十分复杂。



而我们如今起步太低,一开始自是无人信服。



因此我们行政体系必须结合当下这种情况。



因此,我建议,咱们的理念需法秦制之严,承汉风之韧,融胡俗之悍。



具体来说,便是以秦法为骨,汉制为脉,草原部落制为辅,构建一个高效的军政合一体系!



从一开始,咱们便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军政系统,指导着军民一起进取,这一块上,我们可以承秦汉三公九卿制以及北周府兵制加上本朝的保甲法,具体如何,稍后弟子会将其整理出来。



其次是官吏选拔,因为接下来我们都会是以开疆拓土为主,因此我们的科举须以实用为导向,加试《商君书》《孙子兵法》,考骑射、寒门举子需基层历练,需屯田/戍边1年方可授官。



而在我们所统治的区域,全方面实行军功授爵,设二十等爵,斩首一级授公士,五级可荫一子入官学!



当然,也不能忽视文吏治绩卓越者,年增税超10%晋爵一级。



至于在民生保障上,我们实行屯田保甲制,实行军户管理。



每户授田50亩,三成纳粮,这远低于宋的五成税;



十户一甲,抽二丁入屯田营,可以农时耕,战时兵。



另为了稳定,可设“常平暗仓”储粮于地下,逢灾贷粮;



西北在百工上不如中原以及南方,因此我们须得鼓励技术创新,我建议进行匠籍革新。



首先是火器匠人免赋税,子嗣可科举;



若有改良震天雷射程超百步者,赏银千两,宋军火器射程仅30步,若是我们能超百步,定可以成为一个超越时代的进步。



设“百工院”收学徒,以培养更多的工匠。



在教育上也不可怠慢,我们需从蒙学开始,便引导百姓效忠我们苏学会静塞军。



比如说编《三字经·静塞篇》:“紫微兴,静塞王;除三患,安四方”;



十五岁以上男子需背诵《忠义训》,违者罚修城墙十日。



另可设“紫微书院”收士族子弟,授官位换家族效忠等等。……”



韩幼安将心中所思所想,一一讲述了出来,因为是临时而就,有些想法只是一跃而过,但已经足以看出来他思考之深!



说到最后,韩幼安道:“昔管仲以盐铁富齐,商鞅以法令强秦。



今静塞内政七策,融法家之苛、兵家之诡、墨家之技,十年可铸就铁桶江山!”



此言一出,议事厅之中顿时掌声如雷。



几位静塞军的将领至此面面相觑。



他们自然是知道苏门六子名声响亮,也接触过郑朝宗与平子澄,正是折服于他们的才能,因此才听从他们的指挥。



他们原本以为郑朝宗与平子澄应该是苏门六子之中最为厉害的两个。



但今日听了毕太华以及这个韩幼安的筹谋,他们这才发现,这两人虽然所长与郑朝宗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墙头上的猫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墙头上的猫1并收藏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