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三则是在米脂进行屯田与农业革新,我们须得完善军屯体系,行诸葛亮“渭南屯田”法,军户每丁授田20亩,三成缴公。



行西汉赵过之“代田法”亩产增三成,五年内米脂熟田达50万亩。



另外可种苜蓿养战马,替代粮草消耗,植胡麻榨油供军需;



山地种桑养蚕,设“织造院”产绢帛,抵静塞军冬衣费。



其四是先生所讲之货币与金融操控,首先我们可以发行军功券替代铜币,增加可用之钱,一旦实际成熟,便可以发行“金本位军功券”。



设“静塞银号”允许商贾以券纳税,年流通额达500万贯,抽铸币税5%(25万贯)。



为了控制物价,可仿桑弘羊“平准令”,战时低价征粮储于暗仓,饥荒时高价抛售;



对盐、铁、马匹实行“战时限价”,防奸商发国难财……”



说到这里,毕太华顿了顿,然后道:“……另有第五策,乃是劫掠经济与战利分配。



咱们苏学会静塞军要发展壮大,必须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以获取领土与百姓。



因此须得以战养战,每一仗不仅得大胜,还得有所收获!



因此每破一城,按“532分配”:五成归军以填补军费支出、三成赏士卒以振兴士气、二成赈贫民以收民心;



用此法,才能够越战越强。



嘿嘿,另外可以组建“商队猎兵”千人,伪装马匪劫宋辽富商,当然,若是来跟我们米脂做生意的,自然是要网开一面的。



另外我听说,党项贵族常常将财富藏在西夏佛寺,或许我们可以劫黄金法器熔铸军饷。”



苏允听前面四策之时连连点头,深以为然,有这四策发展苏学会之经济,的确是可以养活数万静塞军了。



但是听到第五策时候,苏允不由得失笑。



其余人亦是笑出声来,阮川桥更是出声道:“盛章,你这可是真损啊。”



众人顿时哄笑了起来。



毕太华虽然初来乍到,但却是能够提出这么真知灼见的意见,苏允顿时对苏门六子其他没有发言的人也生出了兴趣。



苏允看向韩幼安,道:“宁静在地方任职过,可有内政上的想法?”



韩幼安见苏允问话,立即起身与苏允躬身行礼,道:“先生,弟子的确是有些想法请先生指点。”



苏允拊掌笑道:“好好,你赶紧说说。”



韩幼安神色变得肃穆起来,道:“咱们既然是要胸怀推翻暴政、灭亡西夏、契丹异族之壮志,那咱们便要建立一个更加优越的政权。



因此,虽然咱们现在兵只有五六百,士不过数人,下无半民,但依然要往长远处考虑。



因此,弟子将依照先生所教授之行政、法律、民生、文化、技术、地方治理、应急管理等方面详细展开。



每个部分都提供具体措施、历史依据和预期效果,确保内政策略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苏允等人顿时眼睛一亮,韩幼安这番话一出,已经表明韩幼安对此有过深入的思考。



韩幼安本就是擅长于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墙头上的猫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墙头上的猫1并收藏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