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正滴滴作响的手机。



付琴霞随手划掉手机提醒,接着又故作轻松地理了理头发:



“没事,昨天定的,用完忘取消了。”



说完之后,就有一次把注意力放回到了眼前的电子邮件上。



发件人:William Hudson, UC Berkeley



主题:Faculty Position Opportunity at UC Berkeley



奇怪的是,这封邮件直接发进了她的私人邮箱,而不是在研究所更常用的edu邮箱。



“或许是因为之前投稿的时候留过备份联系方式?”



付琴霞这样想到。



她知道,最近所里有不少人都收到了内容类似的挖人邮件,只不过并没有引发太多讨论,更是没听说有谁真的准备跳槽。



实际上,在十分钟前刚刚看到邮件标题的时候,她也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



然而,在鬼使神差地看过全部内容之后,付琴霞的想法动摇了。



因为这简直是一颗救命稻草。



还是照着她的困境量身定制的救命稻草。



邮件中,威廉·哈德森教授首先盛赞了付琴霞近期在先进功能材料领域的工作,接着表示尤其对她在基础学术方面展现的功底印象深刻,并认为这正是自己团队目前所稀缺的。



恰好伯克利化学系正考虑设立一个预聘轨的教学型副教授职位,职责重心在本科教学与课程建设,科研要求“适度且灵活”。



岗位提供有竞争力的起薪、丰厚的安家费,以及——最击中付琴霞要害的——五年内免除考核压力。



说实话,哪怕把邮件里的岗位换成长聘教授,对于她来说都不会有这么强的诱惑力。



付琴霞本科时是专业力最顶尖的学霸,并因此而获得了进入连海物化所直接攻博的珍贵机会。



然而,科研这条路上,勤奋与灵感缺一不可。



几年下来,她痛苦地认清了自己在原创性研究上的天花板。



博士勉强毕业,但缺少亮眼的一作成果。



国内顶尖高校的教职遥不可及,次一档的学校她又心有不甘。



留在化物所做博后,与其说是在科研道路上更进一步的追求,倒更像是在学术圈边缘的无奈徘徊。



最终的结果也并不出人意料。



科研毫无起色,就业市场却一年比一年严酷。



原本还给她递过橄榄枝的几所一本边缘学校,也都提高了招聘要求。



实际付琴霞也知道自己的情况,就算成功入职,她也很难达成学校所设定的考核要求。



而纯教学岗位,正是她擅长且渴望的避风港。



美国学校的情况付琴霞也了解过一些。



预聘轨职位并非终身合同,但教学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带班情况和以及学生反馈上面。



这种考核,她倒是并不担心。



鼠标指针在鲜红的“删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