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整个会场内也就没了研发路线上的分歧。



所有人的关注点便自然而然地集中在了常浩南提出的方案上面。



对于液体火箭动力、双锥体头部这个整体构型,最有发言权的其实应该是航天科技一院和六院。



前者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运载火箭总体研究单位,而后者则承担了我国绝大部分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研制和生产任务。



当然,因为整个验证弹里面技术风险最低的就是动力,所以来自六院的代表只是非常简短地发了个言,表示具体情况肯定要等到性能指标确定下来之后再说,但无论最后选择何种推进剂,都保证不会给整个项目拖后腿。



不过,隔壁一院能说的东西可就比较多了:



“估计有不少同志都知道,关于双锥体构型,我们在90年代初曾经有过一段不太成功的尝试……虽然当时确实是走了弯路,不过相关技术资料我们还是保存了下来,而且一直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团队在进行相关研究,等今天会议结束之后,我会把这个团队也纳入到高超项目中来。”



一院派出的代表刑牧春本身就曾是长征二号f的副总设计师,在单位内有着相当的话语权。



而他口中那“不太成功的尝试”则是在921工程论证阶段,他们曾一度选择过双锥体作为火箭头部外形,甚至有些放飞自我地考虑把飞船和火箭进行一体化设计。



也就是不要额外的整流罩,直接把飞船安装在火箭顶部,以尽可能节省推力和空间。



最后当然是因为过于激进而不了了之了。



但教训也是经验的一部分,总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强。



“另外,如果在使用空射加液体发动机之后末段速度还是达不到要求,那可以考虑进行头体分离设计,在弹道顶点抛弃一级助推段,弹头内部再额外加装一个推力比较小的助推发动机,用于在弹头下降过程中进行额外加速,这方面的技术我们也有不少积累……”



“以及正好,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顺带让六院的同志们测试一下……”



刑牧春的声音本来一切如常,但在说到这里时却戛然而止。



稍微迟疑了一下之后,他转头看向坐在旁边的六院代表:



“你们那个项目,能不能在这……”



众人的眼神中原本还纷纷闪过一丝好奇,但听到最后这句话之后,也纷纷明白了怎么回事。恐怕是涉及到保密问题了。



虽说能坐在这个会议室里的人密级肯定全是绝密,但毕竟分属不同单位和研究方向。



很多内容还是不适合扩散得太广。



“这个倒是可以透露。”



好在后者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我们院11所手里有个已经在进行地面测试的350公斤级火箭发动机,虽然推力不大,但体积也很小……”



常浩南抬手阻止了对方继续说下去,然后试探着问道:



“是pbv……”



“没错。”



六院代表微微点了点头。



这个答案让前者不由得迟疑了一下。



pbv,也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