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像什么邀请、询问之类的用词,显然属于客气。



李忠毅的上级,开什么玩笑。



难道还能说不方便?



所以关键并不在这里,而是……



“报告?”



“在京西宾馆?”



常浩南一时间有点难以把这两个名词结合到一块。



京西宾馆在实际操作中隶属于总参管理保障部,级别和大会堂几乎在同一水平,而且隐秘性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连他也只是在2001年那次袭击之后,有幸去开过一天的会而已。



问题在于,那个地方一般用于做出决策,而不是讨论学术……



“对,京西宾馆。”



李忠毅加着重音,重新确认了一遍:



“你递交的那份报告可以说非常及时,总装备部方面正好对力学所和航天科工集团提出的高超音速试验计划有一些疑问……包括他们自己内部也还有些争议,所以想综合听听你们的看法。”



常浩南知道自己卡住了时间点。



但真没想到能卡这么准。



力学所就是上述所有jf系列风洞的研发机构。



至于科工集团,在航天总公司一分为二后,便成了那个专门负责送人上西天的单位。



在几年前的世纪之交,他们从巴拉诺夫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手里拿到过一部分基于5v28导弹开发的“冷”计划资料。



不过至少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资料和华夏最终服役的高超音速武器有直接的技术联系。



“所以他们两个部门也会派人一起去么?”



他一边飞速思考一边问道。



“会,但不是一起。”



李忠毅回答道:



“上级希望能分别单独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以免你们之间的看法相互产生影响……”



这个回复让常浩南内心一紧。



显然,这并不是单纯的讨论。



而是相当高级别的决策参考。



“那我准备一下。”



常浩南说着看了下电脑屏幕。



文件夹里面,正静静地躺着十几份早已经整理好的相关资料。



电话那头的李忠毅犹豫了一下,不过最后还是嘱咐了一句:



“常院士,这次报告,下面虽然也有些专业人员,不过主要是领导,所以尽量缩减一下理论……尤其是理论数学部分的篇幅,我担心大家接受不了……”



常浩南满头黑线:



“放心,我有数的……”



挂断电话。



话是这么说,但他原来准备好的内容肯定不能原样搬上去了。



决策层不关心,也不需要关心爆轰方程到底怎么给出全局解,而高精度杂交格式又是如何在气相爆轰计算中得到应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