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悬念地,这场从中间就开始跑偏的博士论文答辩完全脱离了预设时间表,一直持续到中午才在众人的意犹未尽中结束。



实际上,如果不是常浩南中间强行掰回正题,那恐怕能一直讨论到太阳落山。



不过,这一个上午的时间也没有浪费。



杨亮本人的研究当然还停留在相当初级的阶段,但给常浩南带来的启发却是相当宝贵的。



如果不是通过周书万了解到,对方已经在在金城航空航天大学谋到了一个不错的教职,他甚至一度动过挖墙角的心思——



三坐标测量技术尽管诞生于飞机装配行业的需求,但其实在所有复杂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都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比如航空发动机。



而且由于航发的物理尺寸和重量都相对较小,因此对工业机器人、激光跟踪仪、数字照相测量系统等硬件设备的要求也相应没有那么苛刻。



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一般原理……



好吧,这些都是借口。



其实就是未来预期的航发产能有点高,而且很可能出现多种子型号混线生产的情况,所以他想要尽快扩产……



结束视频会议之后,常浩南也没有闲着,而是迅速取出一个本子,准备把刚才随手记录下来的内容给整理出来。



不过,他这边刚刚开始动笔,就听到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就从办公室外的走廊里传了过来。



几秒钟后,张振华的身影出现在办公室门外。



常浩南稍稍抬起眼皮,朝门口的方向瞄了一眼。



却并没有停下手上写字的动作:



“老张,干嘛这么急匆匆的?”



张振华作为如今镐发集团的堂堂二把手,ae1500/涡扇20项目的副总设计师之一,自然有权限找常浩南面谈。



但大家工作都很忙,平时沟通一般还是以打电话为主。



很少这样直接上门。



门外的张振华稍微平复了一下呼吸:



“常总,南郑方面已经把适配运9运输机的发动机吊舱转运到我们这边了!”



突如其来的消息,总算让常浩南手上的动作顿住了。



他放下钢笔,抬头看向对方:



“已经送到了?”



张振华点头:



“按照您之前的指示,让物流运输团队直接送进了二号测试车间,技术团队正在进行验收检查,当然最后还需要您签字……”



这下子,常浩南可再也坐不住了。



虽然涡扇20名义上使用了涡扇10的核心机,但因为在进入燃烧室之前的静子叶片上设计了一套用于提高热效率的间冷装置,所以整个高压压气机的设计其实和涡扇10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别。



更不用说如此大尺寸的钛合金空心风扇叶片,也是第一次在华夏设计生产的航发上面使用。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完成部件级装配的风扇、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四个部分已经分别进行了各自的启动和基础性能测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