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绍修的项目申请很快递交到了国防科工委,同时也一并抄送给了603所,邀请他们共同参与标准制定和适航审定工作。



这一次,科工委方面的心态已经平稳多了,并没有再搞出把整个帝都的航空泰斗都集中起来关在小黑屋里开会的事情,只是由丁高恒组织了一次内部讨论。



而且,在经过了上一次的路线之争后,“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标准”已经成为了被最上面认可的主基调,所以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火药味十足的争论。



大家主要纠结的地方还是,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航空工业那边就已经提交上来了第二份制定新国标的申请。



“丁主任,我们的主力审定队伍目前还在624所那边跟进航发稳定性测试的GJB/Z64A-96标准,这时候再来一个新任务的话,恐怕就得以航空工业系统自己的人为主了,这182厂是当初给603所和172厂做备份出身,我担心他们的技术实力跟不上要求啊……”



对于这些科工委前排的大佬们来说,眼前这绝对算是幸福的烦恼。



在过去,他们的日常就是为了钱不够发愁、为了技术不足发愁、为了项目无法通过发愁……



像今天这样为了优秀项目太多发愁还是第一次。



“那是不是考虑让603所那边担纲做主……”



有人提出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不过很快就遭到了反对:



“但是人家南郑方面已经把不少前期工作都给完成了,咱们中途横插一脚,把项目主导权交给别人,你让航空工业系统的各厂所怎么想?”



“技术能力这块,我觉得不用担心。”



丁高恒笑眯眯地摆了摆手,足以见得他这段时间的心情相当不错:



“你们可以看一下,182厂那边提交的另外一份项目说明里面,第一完**是谁。”



会议室里顿时传来了一阵纸张翻动的声音。



“常浩南……”



因为上一次的闭门座谈会时间很紧而且级别很高,在座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参与,所以对这个名字未必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不过有一个人显然是始终关注着常浩南发展动向的。



那就是之前曾经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周琳:



“常浩南,京城航空航天大学杜义山教授的学生,上次从624所提交上来的那份《航空发动机进气畸变试验与评定方法》,第一完**就是他,没错吧丁主任?”



丁高恒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同时悠悠点头:



“没错。”



会议桌两边的人面面相觑。



“他们是同一个人,还是……同一个名字?”



也不怪有人会问出这种略显奇怪的问题,航空动力稳定性和飞行器环境耐受力虽然都涉及航空安全领域,但总归并没有很强的关联性。



而且更重要的是,两件事情中间也就隔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



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能在三个月时间里完成两个方向不同的预研计划吧?



“应该是同一个人,这个名字……好像也不是很常见,而且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