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怪,姚梦娜平时做科研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但这一次她却破天荒地有些担心。



“外国专家?”



这个时候杜义山也从一开始的激动中恢复了过来:



“哼,外国专家怎么了?难道他英国人说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



说着伸出两根手指敲了敲旁边的桌子:“既然603所把这个项目交给了我们,就说明他们至少是有这个想法,也有这个勇气的。”



“那咱们这个课题就算是……基本结题了?”



旁边的方振甚至有点不敢相信发生的一切。



要知道,仅仅在一天之前,他和姚梦娜还在因为非线性模拟的思路而大费脑筋。



而一天之后,这个问题就被一个新加入课题组的本科生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还顺便把机翼颤振临界速度过低的问题也一并搞定。



“结题的事情得慢慢来,至少结题报告需要好好润色一下才行。”



杜义山看着方振面前写有计算结果的那张纸说道:



“我明天亲自去一趟镐京,把情况跟周永航同志和易元和同志说清楚,这不仅仅是一个机翼,也不仅仅是一个客机项目的问题。”



周永航是现在镐京603所的所长,易元和则是总工程师,更换机翼并重新进行颤振试飞这种一类风险试飞科目,是必须要他们签字同意才行的。



旁边的常浩南一直没有说话,但内心却已经喜出望外。



杜义山身为院士,虽然已经不再担任一线职务,但影响力毕竟还是在的。



有他出面的话,603所方面还是有很大概率会选择相信这个结果,并进行后续的一系列飞行试验。



而一旦测试表明这个方法没有问题,那身为其创造者的常浩南就必定会被注意到,至少可以参与新舟60的后续项目。



这相比于他最早计划中的给刘洪波教授打下手,再慢慢接触新舟60项目来说,进展已经快出不知道多少倍了。



“不过小常啊。”杜义山拽过一张椅子坐到了常浩南旁边:“你的这个模型涉及咱们具体的型号设计,而且适用面很广,在整个飞机设计,尤其是客机设计领域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恐怕在短时间内都不适合公开发表。”



常浩南一愣。



“您的意思是……”



很明显,杜义山刚才既然已经表示要亲自去镐京,那必定不是准备摁住这个成果不用。



因此唯一的可能就是……



“让603所那边先做验证,如果能确定可行的话,会成为咱们国家航空系统的内部设计材料。”



杜义山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之后重新戴上:



“只是这种内部材料,能看到的人就很少了。”



“没关系杜老师。”常浩南笑了笑,用毫不在意的语气回答道:“我之前就跟您说过,我认为咱们华夏航空人的价值,不是通过论文体现出来的。”



带着系统重活一世,他怎么可能满足于博取一点学术圈的虚名。



想办法尽快接触到更高档次的项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廿二并收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