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1360.1942
小女孩的运气不错。
在街头流浪了三天后,被一对好心的老夫妇捡回了家。
一间在平民区,有点小,但很温馨的小房子里。
小女孩久违的吃到一顿热乎饭,还有了一杯热热的牛奶。
吃完饭后,老妇人在炉灶上烧了一壶水,给小女孩擦干净身体,包扎好了伤口。
脸颊上也涂抹了药膏。
又给她脱掉了那件原本漂漂亮亮,但已经撕扯的破破烂烂的小裙子。
换上了一件宽宽大大却很柔软的衬衫。
躺进暖和的被子里,感受着久违的温暖,进入了梦乡。
但是很快。
小女孩在睡梦中不自觉叫着妈妈,流出的泪水打湿了枕巾……
在摇曳的烛光中,老夫妇看着自己捡回来的可怜的小女孩,两只温暖的手握在一起,发出一声幽幽叹息。
“唉,到底是怎么了……”
小女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不知道她的家为什么没有了。
也不知道她的爸爸妈妈为什么没了。
连老夫妇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们只知道突然就乱了起来,金融区那边无数人在跳楼。
很多很多人上街游行,然后被军警驱散。
到后来军警也加入了游行的队伍。
他们占领了政府大楼,和各处官邸。
但进去的时候,这个国家的高层已经消失不见。
他们打砸抢一通后,什么都没有改变。
接着打砸抢蔓延到了街市,到处都是爆炸和火光。
超市空了、面包店空了、副食店空了。
后来电也没有了,整个城市陷入了黑暗。
好在还有水和燃气。
好在,还有彼此。
好在……又多了一位天使……
——
其实,这一切都源自十天前把小女孩吓坏了的那场爆炸。
或者说,源自更久远的过去……
在十天前。
利巴嫩贝鲁特港。
一场大爆炸摧毁了利巴嫩85的粮食储备。
并将最大,也是唯一控制在利巴嫩政府手中的港口摧毁殆尽。
这到底是是事故还是人为,还在调查中。
但利巴嫩政府已经无力调查了。
这场大爆炸已经将本就岌岌可危的利巴嫩经济直接推入深渊。
回想在不甚遥远的1997年。
利巴嫩实行了“黎镑与美元挂钩”政策,靠高达20的利率吸引侨汇和外资,建立起发达的银行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迅速的富裕了起来,变成了赫赫有名的中东小巴黎。
而与之相对应。
农业和工业的比重从接近40急剧萎缩到不足5,导致92的粮食都依赖进口。
利巴嫩政府却并不在意,只要有钱,什么买不来呢?
可惜,真到了关键时刻,有钱什么也买不到。
另外,如果没有钱了呢?
当世界动荡起来,所有投资人和机构都在锁紧投资储存现金。
当2019年起,利巴嫩侨汇从120亿美元骤降至65亿美元时,这个看似坚固的空中楼阁已经变成摇摇欲坠的危房。
只能靠举债来维持。
短短几年欠下了大量外债,债务占gdp比重达到972,把全国卖了都不够还债。
唯有借新债还旧债,玩起走钢丝。
利巴嫩每月需要进口12万吨小麦,而随着粮价的飞速上涨,迅速耗尽了仅有的外汇储备。
再加上一场大爆炸。
物理意义上的大爆炸。
轰!
85的存粮消失殆尽。
这个几乎放弃农业生产的国家根本无法应对这一冲击。
轰!
唯一的港口彻底瘫痪。
这个几乎所有基本生活物资都依赖外部供应的国家,没有了港口,一切都没了。
最后的危房随着一声爆炸……塌了。
首先就是粮价飞涨,短短几天,面包价格暴涨了200倍。
接着燃料储备耗尽后,全国停电。
所有人都走上街头。
政府高官跑路,公务员发不出工资站到了游行者一方。
公共交通崩溃,垃圾处理崩溃,排水系统崩溃,医疗系统崩溃,治安崩溃、消防崩溃……整个国家崩溃。
唯一还在蓬勃发展的产业是黑市。
为了应对利巴嫩危机,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五常之一的东方在第一时间用运输机送去400吨包括医疗用品和食品在内的救援物资
但对一个七百多万人口的国家来说。
这点东西杯水车薪。
至于为什么不用船运?
因为港口没有了啊。
利巴嫩只有一个港口么?
并不是,南部还有两个港口。
不过那两个港口在奶茶店的控制下,奶茶店是被制裁着的,运不过去。
东方多次呼吁,暂时解除对奶茶店的制裁,先解决人道主义危机,让粮食运进去。
但数次投票均未被通过。
西方的“文明社会”不断的呼吁啊,祈福啊,声势浩大。
但什么都没做。
不对,也不能说什么都没做。
利巴嫩央行宣布破产了。
原因是债务违约。
有一笔高达六亿美元的外债即将到期,利巴嫩央行申请延期。
按理说,应该是给延期的,毕竟现在遇到这么大的事情嘛,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也该延期个两三年,甚至减免一些。
但是,延期申请没有被通过。
再次借债同样没有通过,借新债还旧债都不行。
利巴嫩只得宣布债务
在街头流浪了三天后,被一对好心的老夫妇捡回了家。
一间在平民区,有点小,但很温馨的小房子里。
小女孩久违的吃到一顿热乎饭,还有了一杯热热的牛奶。
吃完饭后,老妇人在炉灶上烧了一壶水,给小女孩擦干净身体,包扎好了伤口。
脸颊上也涂抹了药膏。
又给她脱掉了那件原本漂漂亮亮,但已经撕扯的破破烂烂的小裙子。
换上了一件宽宽大大却很柔软的衬衫。
躺进暖和的被子里,感受着久违的温暖,进入了梦乡。
但是很快。
小女孩在睡梦中不自觉叫着妈妈,流出的泪水打湿了枕巾……
在摇曳的烛光中,老夫妇看着自己捡回来的可怜的小女孩,两只温暖的手握在一起,发出一声幽幽叹息。
“唉,到底是怎么了……”
小女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不知道她的家为什么没有了。
也不知道她的爸爸妈妈为什么没了。
连老夫妇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们只知道突然就乱了起来,金融区那边无数人在跳楼。
很多很多人上街游行,然后被军警驱散。
到后来军警也加入了游行的队伍。
他们占领了政府大楼,和各处官邸。
但进去的时候,这个国家的高层已经消失不见。
他们打砸抢一通后,什么都没有改变。
接着打砸抢蔓延到了街市,到处都是爆炸和火光。
超市空了、面包店空了、副食店空了。
后来电也没有了,整个城市陷入了黑暗。
好在还有水和燃气。
好在,还有彼此。
好在……又多了一位天使……
——
其实,这一切都源自十天前把小女孩吓坏了的那场爆炸。
或者说,源自更久远的过去……
在十天前。
利巴嫩贝鲁特港。
一场大爆炸摧毁了利巴嫩85的粮食储备。
并将最大,也是唯一控制在利巴嫩政府手中的港口摧毁殆尽。
这到底是是事故还是人为,还在调查中。
但利巴嫩政府已经无力调查了。
这场大爆炸已经将本就岌岌可危的利巴嫩经济直接推入深渊。
回想在不甚遥远的1997年。
利巴嫩实行了“黎镑与美元挂钩”政策,靠高达20的利率吸引侨汇和外资,建立起发达的银行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迅速的富裕了起来,变成了赫赫有名的中东小巴黎。
而与之相对应。
农业和工业的比重从接近40急剧萎缩到不足5,导致92的粮食都依赖进口。
利巴嫩政府却并不在意,只要有钱,什么买不来呢?
可惜,真到了关键时刻,有钱什么也买不到。
另外,如果没有钱了呢?
当世界动荡起来,所有投资人和机构都在锁紧投资储存现金。
当2019年起,利巴嫩侨汇从120亿美元骤降至65亿美元时,这个看似坚固的空中楼阁已经变成摇摇欲坠的危房。
只能靠举债来维持。
短短几年欠下了大量外债,债务占gdp比重达到972,把全国卖了都不够还债。
唯有借新债还旧债,玩起走钢丝。
利巴嫩每月需要进口12万吨小麦,而随着粮价的飞速上涨,迅速耗尽了仅有的外汇储备。
再加上一场大爆炸。
物理意义上的大爆炸。
轰!
85的存粮消失殆尽。
这个几乎放弃农业生产的国家根本无法应对这一冲击。
轰!
唯一的港口彻底瘫痪。
这个几乎所有基本生活物资都依赖外部供应的国家,没有了港口,一切都没了。
最后的危房随着一声爆炸……塌了。
首先就是粮价飞涨,短短几天,面包价格暴涨了200倍。
接着燃料储备耗尽后,全国停电。
所有人都走上街头。
政府高官跑路,公务员发不出工资站到了游行者一方。
公共交通崩溃,垃圾处理崩溃,排水系统崩溃,医疗系统崩溃,治安崩溃、消防崩溃……整个国家崩溃。
唯一还在蓬勃发展的产业是黑市。
为了应对利巴嫩危机,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五常之一的东方在第一时间用运输机送去400吨包括医疗用品和食品在内的救援物资
但对一个七百多万人口的国家来说。
这点东西杯水车薪。
至于为什么不用船运?
因为港口没有了啊。
利巴嫩只有一个港口么?
并不是,南部还有两个港口。
不过那两个港口在奶茶店的控制下,奶茶店是被制裁着的,运不过去。
东方多次呼吁,暂时解除对奶茶店的制裁,先解决人道主义危机,让粮食运进去。
但数次投票均未被通过。
西方的“文明社会”不断的呼吁啊,祈福啊,声势浩大。
但什么都没做。
不对,也不能说什么都没做。
利巴嫩央行宣布破产了。
原因是债务违约。
有一笔高达六亿美元的外债即将到期,利巴嫩央行申请延期。
按理说,应该是给延期的,毕竟现在遇到这么大的事情嘛,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也该延期个两三年,甚至减免一些。
但是,延期申请没有被通过。
再次借债同样没有通过,借新债还旧债都不行。
利巴嫩只得宣布债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