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选择在汴州落户的优势,正在一点点的发挥出来。特别是夺取了淮南以后,富庶的扬州,一直在往汴州这边输送物料与手工业品。



还有大量的商税。



淮南地区的经济也在迅速恢复。



方重勇查验了库房,发现并没有什么猫腻,他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武备库。



他去看只是看个大概印象,卢迈会带着专人去查账的。在武备这方面,谁敢耍花样,必死无疑没有任何条件可讲。



正当方重勇要离开的时候,张光晟领着一个穿皮甲的将领走上前来禀告道:“官家,车光倩副将刘文喜,特来汴州向朝廷报功。”



刘文喜单膝跪下,将手中的木盒子托举到头顶。



“首级?”



方重勇一看这木盒方方正正的尺寸,就知道刚好装一个人头。



果不其然,刘文喜大声禀告道:“官家,去年时车将军带兵与贼军激战于台州,贼首袁晁逃逸。我军继续追击,袁晁带兵四散奔逃。我们追了四个州,才将此獠斩杀,平息了袁晁之乱。”



终于结束了!



袁晁之乱的后续一点也不激烈,每次交战,都没有超过一万人。这倒不是袁晁不想集中优势兵力,而是他根本没法集中,地形也不允许。



袁晁先是在台州以北与官军作战,惨败。那一战叛军被斩杀两万人,尸体把宁海那边的一条小河都给堵住了。



袁晁逃回台州治所临海负隅顽抗,一败再败,城破后死伤无数。



接着他又带着麾下精兵转战温州、扩州、衢州、睦州,便打仗边扩军。最后于睦州治所以南的三河戍,被车光倩所率一万精兵团团围困。



最后那些所谓的“义军”也全部战死,袁晁在戍堡城头自尽。



这场兵祸的后续,战场上交战规模不大,但对于当地脆弱的经济,却造成了极大破坏。南面的百姓很多人都纷纷当流民逃亡北面的杭州。



一时间,当地很多地方山林里的老虎、豹子和狼,都下山到村镇里面觅食,时常有不能走的老弱被吃,可谓是惨到极点。



兵祸之害,不在于战场上杀死了多少人,而是军队交战的地方,社会秩序与生产秩序都被破坏。不离开的人,哪怕饿也饿死了。



方重勇盯着刘文喜送来的人头,内心没有任何喜悦。



这是一场典型的“双输好过单赢”的博弈。当地的土豪劣绅固然是倒了大霉,可那些所谓的“义军”,最后也没办人事。



官军也好,义军也罢,他们只管打仗就行,可本地百姓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义军是不是真的“义”,众说纷纭。而官家是不是真的“为民做主”,却也值得商榷。



打到最后,四五个州被打成了一片焦土,血流成河。



这真的值得吗?



想到这里,方重勇就觉得内心有点沉重。毕竟,他是必须要正面回答这个问题的人。



任何一个希望改朝换代的人,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本帅马上修书一封给车光倩,你带回去。



如无意外,你们应该会被调度到淮南。镇守杭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