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防御力的皮背心,配一件丝绸里衬防箭矢入肉。



非出征状态,将校可以穿盔甲,但士兵执行任务最多只能穿纸甲。汴州这边从一开始,就将新生产的甲胄入库编号,并不分发下去。



使得这些“战略武备”与士兵分开,大大降低了兵变的成功率。



不披甲,就算有几千人哗变,也很容易被披甲的精兵所镇压。



而归士兵日常穿戴的东西,其一是绑腿绑胳膊的专用布料,对箭矢有一定的防护,方便取箭头。除了可以御寒外,也可以防止日常被树木石头划伤,产生非战斗减员。



其二是头上戴的“笠子”,取代了头盔。它几乎没有什么防御箭矢的能力,但是方便挡风遮阳遮雨,实用性很强。



笠子顶上可以安插不同颜色的缨子,便于敌我识别。笠子下面冬天的时候可以套一层布甚至是皮毛,用于保暖。



此物一经推行,便深得底层军士喜爱。头盔这玩意除非必要,否则不但没用,反而戴着非常极不舒服。



李筌主持枢密院,这两年在军队正规化,后勤规范化和多样化方面下了很多苦功夫。



这天一大早,方重勇就来到开封城内的“武备库”,突击检查库存情况。



方重勇漫步在过道狭窄,货架又高大宽敞的武备库里,观摩着李筌整军的成果,不由得感慨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有点意思啊。”



他忍不住一阵啧啧感慨。



“官家请看,如今的甲胄,已经不同于大唐的传统制式。



过去,都是一甲一套,基本上不会分开。



改制后,一套甲除开头盔外,分为头盔、胸甲、抱肚、披膊、吊腿等主要部件。



还有护腕、护膝、护颈等皮革制成的小件可以配。



像是胸甲与抱肚什么的,还可以分成两半。前身跟背后,用的材料也不一样,防护不一样。



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搭配。



制作甲胄的时候,也是按官家所说的流水式制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现在武备库内,铁甲、皮甲、纸甲加在一起,不少于五万套。”



李筌自豪的说道。



为了提高军队的披甲率,为了应对战争之中的损耗。



方重勇和手下幕僚,当初就从人工数量、原材料供应、采购费等方面分析了制作甲胄的瓶颈所在,并制定了盔甲的种类和占比。



铁片产量有限怎么办呢?用皮甲。



皮革产量有限怎么办呢?用纸甲。



汴州境内很多造纸的作坊,纸张供应不成问题。



将甲胄打散成零件,批量制作。将来数量如果不够了,能护住前胸就不管后背呀!什么东西缺那就赶紧补,着急打仗了,有什么用什么。



汴州府衙上上下下都是想着一统天下,在方重勇的居中调配下,政务运转效率很高。这两年军备的补充,成果可谓是有目共睹。



“看着这些甲胄,某晚上睡觉都睡得更安稳些了。”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