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枪效节军中大将即将外放,哪怕是何昌期,将来也是独领一军了。方重勇感觉,也确实需要一支专门戍卫在自己身边,无论什么时候,都会跟着自己一起走,而且跟自己手下没有太多瓜葛的队伍。



防患于未然。



张光晟与银枪效节军关系不大,但是他又是自己的老部下,曾经共事多年,又没什么根基,正好可以担任这个重要的职务。



控鹤军的事情,再次让方重勇警觉。



军不骄横,则软绵无力,无以御敌;



军若骄横,则势大难制,的卢妨主。



其中尺度,一定要把握好。



“大哥!”



张光晟激动的直接站起身,又缓缓的坐了下来。



嗯,目前而言,只是一纸任命而已。



想到这里,张光晟又冷静了下来。这支所谓的“龙捷军”如何,全看他自己怎么选人,怎么建军,怎么练兵了。



天上是不会掉下来馅饼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实现。



张光晟微微点头,对方重勇抱拳行礼。



现在麾下的人才多了,方重勇也喜欢玩平衡,让不同派系的人组建新军,而不是将他们都往银枪效节军里面塞。



这样一来,新人感激涕零,老兄弟也没意见。



如此的人才配置,可以保证他们办事的时候既不会互相干扰,也不会有过大的权重,让这些人反过来钳制自己。



“如今天下丧乱至此,大哥莫非真要扶持永王李璘上位么?



某观永王其人……不像是明主啊。”



张光晟不知道方重勇内心的真实想法,小心翼翼的试探道。



其实这个话,已经不止是一个人在问方重勇了。



毕竟李璘这厮,从前在一众皇子里面,就不算是个能力出众的,德行也很一般,甚至还有在基哥寿辰时和舞女乱搞的恶劣先例。



这个人,以及这个人麾下的人才团队,真的撑得起再造一个盛唐的宏愿么?



答案恐怕不会那么乐观。



“是啊,谁知道呢。”



方重勇随口敷衍了一句,却是想到了很远。



从魏晋玄学,到隋唐儒学,当今统治阶层的上层建筑里面,有一个很大的bug没有堵上。



汉代以来的“天人感应”学说,早就已经实质性破产,没有任何实践意义。



随后儒学从治国安邦的“官学”,退化成了修身齐家的“家学”。



而思想上层建筑,则被魏晋玄学的“贵无”和“贵有”思想所挤占。



这里的贵,是说的是看重。



所谓“无”,不是说什么也没有,而是一切的由来,都是从“无”开始的。换到具体语境里讲,就是压根没有什么天授君权的说法,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是从“无”发展成现在这样的。



这里明显是引用了道家思想,但不是说的无为而治。简单说,就是给从前决定万事万物的“天”祛魅,去神格化,强调了人的努力和“道”的起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