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重勇瞥了刘晏一眼,他发现这家伙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是慢条斯理的,却又一切尽在掌握一般。



你问一句他说一句应对得当,就是不愿意一口气说完。



“回节帅,如果真要问缺什么的话,那下官可以这么说,修汴梁城所需的东西,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什么都缺,要什么没什么。



这是一座都城,不是一座防守用的城寨,光修建官衙的钱就要许多。”



刘晏正色说道。



方重勇知道他还有下文,于是点点头,示意对方接着往下说。



“但物力财力这个好解决,我们靠着发盐引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唯一不好解决的乃是人力。”



这下方重勇听明白了。



修汴梁城缺什么?缺物料么?



其实是不缺的,有运河的便利,什么物料都可以运过来。



真正缺的反而是人,或者叫劳动力也可以。



现在直接间接掌控的州有十多个,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来汴州修城的。



因为汴州本身就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州,包括临近周边的州县,都是如此。除了农耕人口外,其他的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运河讨生活。



他们已经深度参与到商业活动之中,并为方重勇他们提供价值不菲的赋税。一旦把这些人集中起来,势必影响其他行业,甚至是影响农耕。



要修汴梁城,便不得不将这些人投入到广大的民夫队伍之中。越是赶进度,越是对其他行业影响甚大。



“你是说,修汴梁城,需要其他地方来的流民。将他们安置好,用于修筑城池,便解决了劳力问题。是这样么?”



方重勇若有所思的说道。



刘晏点点头道:“非流民不可。所以下官认为,这件事如果要办好,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现在还不是时候。一旦汴州周边打起仗来,自然就不缺流民了。到时候便可以大兴土木。”



“言之有理。”



方重勇长出一口气,他也不得不承认,刘晏说得很有道理,有道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很多时候,想到这些繁琐的问题,他就很心急,希望一鼓作气把它给解决了。



然而越是着急,越是办得慢。



方重勇的计划,在制定的时候,是非常保守的。



第一步,李璘登基称帝,他这个节帅升级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外加殿前司的都检点,升级银枪效节军为禁军,并扩张兵马。最后形成一万职业化脱产精兵,五万可以参与野战的团结兵。



这个目标大概需要一年到两年时间去完成。



第二步,修建并完善汴梁城为都城,依托运河大力发展商业,静观时局变化。战略上以壮大自身实力为主,并适度向南面扩张。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三到五年。



第三步便可以考虑打过河北,先收拾河北,再收拾河东,最后收拾关中,席卷天下。



这个过程在十年内完成。



该说不说,这个战略还是很保守的。



可是轮到执行的时候,方重勇却恨不得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