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思明摇摇头说道。



他在平卢镇耕耘多年,对于幽燕之地的军情民情深有体会。



朝廷此前也经常派一些关中人士空降到幽燕边镇,作为军政民政主官。



但这些人根本无法在本地扎根,又或者被本地同化,和本地大族达成妥协。



他们有的灰溜溜的滚回关中,有的对朝廷阳奉阴违,有的则干脆就直接造反。



与凉州等西北边镇,从丝绸之路中获取大量好处,地方势力希望搭大唐的快车不同。幽州与更北面的地方,本地势力一直都是作为大唐的“防火墙”存在。



守边是要守的,好处是没有的。



在幽燕之地的分裂势力,不需要什么“大义”。这里的大义,天然就是和平独立!而在其他地方的分裂势力,就得找一个名正言顺的“旗号”了。



要么自立为王,要么拥戴朝廷,没有第三种选项。



史思明看明白了这些,所以他希望自己“不动声色”的与李宝臣做切割。



反正我不再打出反抗朝廷的旗号,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是我就是什么都不说,主打一个闷鸡吃白米



看到耿仁智还有疑虑,史思明继续解释道:“近期加大力度招兵买马,然后找长安朝廷讨要粮饷,看他们给不给。李宝臣若是派遣使者,将使者赶走便是。”



耿仁智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史思明心意已决,于是抱拳行礼道:“谨遵节帅之命。”



等耿仁智离开后,史思明将谋士平洌叫了进来。



“本帅欲扩军,朝廷又递过梯子来招安,你认为该怎么办才好?



幽州粮草一直受其他州县供给,缺粮要怎么解决?”



史思明翘着二郎腿询问道。



平洌思索片刻,对史思明叉手行礼道:“节帅带兵南下赵州、冀州等地,便无缺粮之忧。既然已经占据朝廷大义,攻城略地也是必由之选。”



“言之有理。”



史思明微微点头说道。



平洌的想法,跟他基本一致。



史思明不想对外发檄文,但是会用攻城略地,来向朝廷证明“忠诚”!反正攻下的地盘都是自己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发檄文的事情,你以为如何?”



史思明又问。



平洌摆了摆手道:



“大可不必。李宝臣虽然不值得同情,但节帅还是需要他来牵制关中朝廷,防止朝廷剪除藩镇。



关键时刻,拉李宝臣一把,也是应有之意。发檄文是作茧自缚,没有必要。”



“嗯,正是如此。”



史思明点点头,决定把李萼在幽州城内晾三天不理睬,时间过了让他回去就行了。



发个屁的檄文!



“节帅,不如派人去洛阳,讨要赵州、冀州的管辖权。李宝臣若是给,咱们就替他挡住河东来的兵马。



若是他不给,咱们正好有借口师出有名。”



平洌嘿嘿一笑建议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