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长安城宵禁的鼓声一阵阵传来,位于长安修文坊中右相府,也就是李适之的宅院内。这位大唐右相正在一边观日落,一边饮酒。



李适之是大唐官场里面出了名的大酒鬼,号称是无酒不欢,不当值的时候,常常喝得烂醉如泥。



《新唐书》李白传中,欧阳修将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并列为“酒中八仙人”。



也就是所谓的“八大酒鬼”,李适之平日里什么做派,也就不言自明了。



正在这时,下仆上前对他禀告道:“右相,银枪孝节军军使方重勇求见。奴来问一问,是把人挡回去呢,还是请进来?”



“让他进来吧。”



李适之微微点头说道,面色沉静。此刻他喝得不算多,应付方重勇绰绰有余。



其实李适之对张均的心思洞若观火,不过是想公报私仇而已。



但还是那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很多时候就是互相利用。



李适之不方便说的话,张均乐意冲在前面,那就让他来说。而李适之的本意,并不想要武力解决这件事。



而是希望银枪孝节军高层“知难而退”,安抚一下底层丘八们。把封赏的事情糊弄过去就行了。



那么朝廷是不是真的没钱了呢?



这个事情,要从两个方面看。



若是只看总量的话,确实,大唐中枢很有钱。大唐疆域万里,户口数百万,朝廷怎么可能没钱?



没钱怎么维持这么大一个帝国?



但具体到每一个事项,中枢又真的没有什么钱了。



比如说,官员的俸禄发不发?



那肯定要发啊。



再比如说边军的军饷要不要安排?



那肯定要安排好啊。



长安百官的办公经费,皇宫的用度,维护驿站,修路,建造漕船,疏通运河,赈灾,治理黄河水患,治理蝗灾。



这些事项,哪一個是不要花钱?



主要问题在于,银枪孝节军是一支新编练的军队,又属于圣人的私军。所以朝廷对其没有特别安排,也不算是出人意料。



毕竟,银枪孝节军士卒的花名册,都在兴庆宫而不在兵部,你让议政堂和六部衙门怎么安排呢?他们事先连这支军队有多大编制都不知道!



总之,李适之认为,这件事,就应该是银枪孝节军的将士们忍耐一下。要不然,朝廷从哪里去弄钱呢?



那不还是得要再多加几个苛捐杂税,才能满足要求?



很多事情不能细说,一旦细说,那就是大家都觉得自己有道理。



“下官拜见右相。”



方重勇看到李适之正端着酒杯发呆,恭敬行礼道。



“好说好说,坐吧,不必拘礼。”



李适之叫下仆搬了个软垫铺在地上,让方重勇跪坐到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