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对面。



“方军使不在武功县,反而来长安,应该是为了银枪孝节军封赏的事情吧?”



李适之笑呵呵的说道,没有摆什么官架子,看上去很是随和。



当然了,如果方重勇没有提前看到江无烟带来的信,那么说不定还真会以为李适之这个人很好说话。



“回右相,下官正是为此而来的。



朝廷封赏的消息至今未出,又不让银枪孝节军归建,这不合常理。如今军中人心浮动,某这个军使,也是想知道其中究竟有什么意外。



希望右相不吝解惑。”



方重勇很是客气的说道,但是绵里藏针,细品一下,这番话很不好接!



李适之性格粗鄙,不是那么精细的文人,也懒得跟方重勇绕弯子。



他直接叹息道:“只因为朝廷无钱封赏罢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本相其实也已经准备好了封赏方案,暂时还未下发而已。”



李适之从怀里掏出一张信纸,将其递给方重勇。



上面写得也很简单。



当初方重勇报功的时候,本身就防着朝廷用交子糊弄人。所以直接写明了,多少战功兑换多少粮食,兑换多少布匹。



要求都转化成了实物下发。



所以李适之对户部的要求也很简单,把方重勇报的单子取三成,砍掉七成,再按“官方定价”,折算成交子。



砍掉的七成,按照以前的老规矩,兑换成勋官爵位。朝廷有一套成熟且运行多年的兑换方法。



然后详细拟一个奖励文书出来,走完政务程序后,送到银枪孝节军大营即可。



这样,便给这次发赏披上了合法性外衣,一切都是符合规矩的。



也没人要求,说功勋都要兑换成财帛粮食啊!以功勋换爵位,本身就是老规矩!



看到这张纸上的内容,方重勇才明白为什么议政堂的人要调动神策军的兵马埋伏了。



这不摆明了瞎搞嘛,自己麾下那些丘八们,得知朝廷这么对付他们,不炸锅才怪了!



方重勇看了以后倒吸一口凉气!



“右相,下官以为,按这个法子发赏,实在是对不起万里远征,横扫西域的将士们。



所以下官现在只能去一趟兴庆宫,请圣人来圣裁了。”



方重勇沉声说道。



“方军使啊,你听本相一句,不要让圣人难堪啊!



若不是圣人默许,本相能这么安排吗?圣人已经派高将军来打过招呼了,此事本相一言而决。



现在国家有困难,方军使要忍耐,更要好好约束部下。”



李适之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右相,下官就直接说吧。



如果有功不赏,将来需要将士们出力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先拿赏赐再开拔,不赏不战。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末将这个军使可以不要,发赏不能糊弄!



请右相三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