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摸着下巴上的长须,十分满意这封疏奏的思路。如果郑叔清只是提出要往河西运送粮草什么的,那就真的没啥意思了,狗都能想到这一茬。



压制胡商的目的,便是使得他们站在大唐这边,早点结束战争。那么这些人就不会趁着战乱,偷偷往吐蕃那边运送必需品了。能想到这一点,证明郑叔清已经是一个有全局思维的中枢官僚。



而不再是局限于当一个地方大员。



“这全都仰仗右相的栽培。”



郑叔清小心翼翼的讨好说道。



“这份疏奏,本相会拿到朝堂上讨论的。至于那个仿制粟特布的事情,你要多留心。圣人对这种可以生财的门路,都很在意。如果委托你来主持此事,务必要办好。”



李林甫脸上虽然带着笑,但眼睛里却看不到一丝玩笑的意味。



郑叔清郑重行礼道:“必不负右相所托。”



“走吧,随本相去兴庆宫。”



李林甫起身便走,他是个干练的人,今日便可以把这个户部侍郎的官职拿下,那么他绝不会等到明天再动手。



……



“唉!”



此时此刻,李隆基正在勤政务本楼的书房里面来回走动,烦躁得想打人。



高力士就这样静静的在桌案边呆着,微微低着头不说话。



“武惠妃这是第几次跟朕说要立寿王为太子了?”



李隆基反问高力士道,语气之中带着埋怨。



“回圣人,奴亦是不太记得,反正说过很多次了。”



高力士轻声说道,不愿抬起头看李隆基的脸。



“谁为太子,难道这件事不该朕说了算么?她还想学她姑奶奶么?是想着朕走了以后她当女皇?”



李隆基生气的一拍桌案,发出一声闷响。



今日武惠妃又在李隆基面前哭诉,说什么有很多人想害她,只有寿王当了太子以后,他们母子才会被人敬重之类的。



李隆基表面上没有发作,事后却是怒不可遏。



正在这时,一个宦官进来在高力士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高力士走过来对李隆基轻声说道:“圣人,右相求见。”



“都宵禁了,哥奴怎么还来兴庆宫?”



李隆基忽然有点疑惑,大唐右相很忙不假,但再忙也应该是在家里处理政务,有什么事情要跟皇帝当面汇报呢?



不一会,李林甫被宦官引了进来,后者二话不说,直接拿出郑叔清那份疏奏,递到李隆基面前。



“罢了。”



李隆基无奈的接过疏奏,这个时间他本是不想处理公务的。但武惠妃弄得他很烦,现在看看疏奏换一下心情也不是坏事。



“原来河西将士们过得这么苦……为什么以前没人跟朕提这些呢?”



看完疏奏,李隆基感慨叹息。他是第一次知道河西那边的绢帛卖不出价,多织出来换不到钱,被西域胡商变相盘剥。



“在河西走廊推广高昌棉,好像并无不可。可以先在军屯种植,西域有棉纺之术,推而广之并无难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