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他,阿尔弗雷德可是诗坛的异类,他那本《悼念集》虽然卖的不如最畅销的时尚小说。但是《悼念集》首版600册,也是在三个月内就售罄了。我听他们说,由于当时的销量完全出乎预料,所以公司当年就加印了两次,零零总总算下来,一年之内便卖了接近两千册。如果加上这几年的再版,估计怎么着也有个四五千册的销量。单是一本《悼念集》,都快抵得上许多诗人一辈子的销量了。”



腼腆的丁尼生听到埃尔德的话,禁不住感到害臊:“我只是运气好罢了,埃尔德,你别说的那么夸张。”



狄更斯笑着拍了拍丁尼生的肩膀:“哪里夸张了?阿尔弗雷德,你可别太谦虚。上一次在英国出现这种销量的诗集,还得追溯到十几年前,拜伦勋爵的那本《唐璜》。所以说,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你是唯一一位,有能力从拜伦手中接过英格兰诗坛大旗的年轻诗人。拜托,我们可不是瞎子。”



狄更斯不提拜伦还好,他这一提拜伦,迪斯雷利的心顿时又提到了嗓子眼儿。



毕竟今早报纸上到处都是拿李斯特的感情故事类比拜伦与庞森比女爵那段婚外情的。



他连忙出来打岔道:“当然了,诗歌还不是市场上卖的最差的题材。如果要论哪种书在读者群体中名声最差,那我敢打赌,绝对是哲学。现如今,哪怕是洛克与波义耳之类的人物死而复生,恐怕也很难让哲学书重新引起读者关注。”



迪斯雷利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阿尔伯特的表情变化。



这个年轻人看起来比他想象的还要好糊弄,他居然真的没有追问今早的那些新闻,而是开玩笑道:“我觉得最难卖的肯定不是哲学。因为就我在科堡逛书店时的观察,哲学著作偶尔还能卖出两三本,但是神学著作在书架上往往一摆就是半年起步。”



迪斯雷利松了口气,笑着应道:“我倒是把神学给忘了。看来科堡的情况和伦敦的情况都差不多,在伦敦,随便挑上二三十部神学作品,都未必能有一部收回成本。神学著作这个门类有点赢者通吃的味道,大部分神学家的作品都卖不上价,所有的销量好像都集中在少数几个神学家的作品上。像是罗伯特·霍尔、查尔斯·西缅还有亚历山大·弗莱彻,他们的书动辄都是十卷起步的大部头,定价也贵的以镑为单位计数,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半年就能卖出两三千册。”



阿尔伯特听得津津有味,他笑呵呵的问道:“既然诗歌难卖、哲学和神学也无人问津,那伦敦卖的最好的是什么类型的书?或者,如果方便的话,我想知道帝国出版卖的最好的书是什么。你们坐拥这么多畅销书,总该有一本是能让印刷机整夜开动的吧?”



埃尔德听到这里,禁不住自豪的挺起了胸膛:“那当然是埃尔德·卡特先生的……”



“果然是卡特!”阿尔伯特听到这位司各特接班人的名字就兴奋。



“不。”岂料亚瑟给他泼了盆冷水:“准确的说,是埃尔德·卡特先生的朋友查尔斯·达尔文先生出版的《贝格尔号航行日记》。”



“《贝格尔号航行日记》?”这个回答有些出乎阿尔伯特的预料,他暂时还没看过这本书,但是他曾经听堂姐维多利亚提起过:“伦敦的读者很喜欢这类游记式的作品吗?”



“没错,不光是您,我们同样觉得这本书的销量匪夷所思。”亚瑟如数家珍道:“虽然我们对这本书很有信心,但是再乐观的人也不可能想到《贝格尔号航行日记》的三卷本首版1500册会在半年内售罄。毕竟我们给这本书的全套售价可是高达8镑8先令。而在初版售罄后,除了重印精装版以外,我们又试着推出了价格亲民的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大不列颠之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趋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趋时并收藏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