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在1830年代的英国,真正拥有大量地产或者担任政府高级官职而“没有被授予世袭荣誉”的家族不超过400家。而即使是这400个所谓的“平民”家族之间,以及他们与贵族家族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血缘和姻亲关系。
——约翰·伯克《伯克贵族辞典》
如果要问亚瑟,他对于英国贵族有什么印象。
那或许可以援引托利党议员汉纳·莫尔在1780年的一次发言:我们的贵族在民众中地位显要,可他们不但没有维护其身份的尊严,反而羞辱和玷污了它。我们年轻的贵族都是小丑、嫖客和挥霍无度之人,而那些年长者则通过不知廉耻地掠夺公众,来弥补他们后辈的亏空。政府试图让穷人改过自新,同时又纵容富人贪污腐败,这就相当于向水源投毒而往溪流倒入香水,纯粹是在做无用功。
当然,如果只挑他们的错处,或许对英国贵族不太公平。
因为他们的数量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实在是太少了。
在法国大革命前夕,欧陆国家的贵族数量大约占据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
以法国为例,当时的法国贵族大约有六万户,贵族阶层人数大约在35万至40万之间,占总人口约1.3%到1.5%。
而同时期的英格兰的贵族数量呢?由于当时爱尔兰还没有并入大不列颠王国,所以英格兰的贵族人数相当好统计,直接用上院的345个议席减去26个主教席位和16个苏格兰贵族席位,便可以得出,当时英格兰的世袭贵族共有302户,按照每户20人计算,英格兰的贵族阶层也不到英格兰总人口的千分之一。
而在爱尔兰通过《英爱联合法案》并入大不列颠王国后,英国贵族的人口数量占比又往下拉了一大截。
因此,相较于欧陆国家,虽然英国贵族的个人素质未必能强上多少,但以他们的数量,至少在给社会大众造成负担方面能稍稍轻一点。
或者这么说依然不到位,因为贵族之间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并不是每个贵族都很富有。至少在1831年议会改革前,亚瑟可以相当确定的一点是:英国的政治主要是掌握在90个贵族家族手中的。
至于剩下那几百户,他们当中有不少生活都称不上特别富裕,欠了一屁股债的也不在少数。
总得来说,相较于俄国、法国和德意志邦国的情况,英国的情况要好上不少。
因为英国贵族喜欢乡村生活的特点也不至于将他们的生活与社会大众完全隔离开,而且至少英国的地主阶级总是对来自工业、商业和其他职业的新成员开放,下级贵族向上跃迁的途径也勉强算是顺畅。
就比如威灵顿公爵的家族,在威灵顿公爵父辈那一代,持有莫宁顿伯爵的韦尔斯利家族不过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爱尔兰贵族,他们家族与埃尔德的家族也就是半斤八两的水平。
如果不是家中不算特别富裕,威灵顿公爵也不至于被母亲送到法国读军校。
但正是从威灵顿公爵这代人开始,韦尔斯利家族便因为生了几个好儿子,一跃成长为英国顶级贵族家族。
威灵顿公爵的长兄、第一代韦尔斯利侯爵理查德·韦尔斯利,从首相小威廉·皮特的跟班出发,在印度管理委员会里一路干到了印度总督。在担任印度总督期间,他与四弟威灵顿公爵同心协力,在第四次迈索尔战争中彻底征服了迈索尔王国,并通过
在1830年代的英国,真正拥有大量地产或者担任政府高级官职而“没有被授予世袭荣誉”的家族不超过400家。而即使是这400个所谓的“平民”家族之间,以及他们与贵族家族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血缘和姻亲关系。
——约翰·伯克《伯克贵族辞典》
如果要问亚瑟,他对于英国贵族有什么印象。
那或许可以援引托利党议员汉纳·莫尔在1780年的一次发言:我们的贵族在民众中地位显要,可他们不但没有维护其身份的尊严,反而羞辱和玷污了它。我们年轻的贵族都是小丑、嫖客和挥霍无度之人,而那些年长者则通过不知廉耻地掠夺公众,来弥补他们后辈的亏空。政府试图让穷人改过自新,同时又纵容富人贪污腐败,这就相当于向水源投毒而往溪流倒入香水,纯粹是在做无用功。
当然,如果只挑他们的错处,或许对英国贵族不太公平。
因为他们的数量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实在是太少了。
在法国大革命前夕,欧陆国家的贵族数量大约占据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
以法国为例,当时的法国贵族大约有六万户,贵族阶层人数大约在35万至40万之间,占总人口约1.3%到1.5%。
而同时期的英格兰的贵族数量呢?由于当时爱尔兰还没有并入大不列颠王国,所以英格兰的贵族人数相当好统计,直接用上院的345个议席减去26个主教席位和16个苏格兰贵族席位,便可以得出,当时英格兰的世袭贵族共有302户,按照每户20人计算,英格兰的贵族阶层也不到英格兰总人口的千分之一。
而在爱尔兰通过《英爱联合法案》并入大不列颠王国后,英国贵族的人口数量占比又往下拉了一大截。
因此,相较于欧陆国家,虽然英国贵族的个人素质未必能强上多少,但以他们的数量,至少在给社会大众造成负担方面能稍稍轻一点。
或者这么说依然不到位,因为贵族之间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并不是每个贵族都很富有。至少在1831年议会改革前,亚瑟可以相当确定的一点是:英国的政治主要是掌握在90个贵族家族手中的。
至于剩下那几百户,他们当中有不少生活都称不上特别富裕,欠了一屁股债的也不在少数。
总得来说,相较于俄国、法国和德意志邦国的情况,英国的情况要好上不少。
因为英国贵族喜欢乡村生活的特点也不至于将他们的生活与社会大众完全隔离开,而且至少英国的地主阶级总是对来自工业、商业和其他职业的新成员开放,下级贵族向上跃迁的途径也勉强算是顺畅。
就比如威灵顿公爵的家族,在威灵顿公爵父辈那一代,持有莫宁顿伯爵的韦尔斯利家族不过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爱尔兰贵族,他们家族与埃尔德的家族也就是半斤八两的水平。
如果不是家中不算特别富裕,威灵顿公爵也不至于被母亲送到法国读军校。
但正是从威灵顿公爵这代人开始,韦尔斯利家族便因为生了几个好儿子,一跃成长为英国顶级贵族家族。
威灵顿公爵的长兄、第一代韦尔斯利侯爵理查德·韦尔斯利,从首相小威廉·皮特的跟班出发,在印度管理委员会里一路干到了印度总督。在担任印度总督期间,他与四弟威灵顿公爵同心协力,在第四次迈索尔战争中彻底征服了迈索尔王国,并通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