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了,《康塔里尼·弗莱明》也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肯辛顿宫家庭教师亚瑟·黑斯廷斯爵士觉得这本书很适合用来给学生做阅读训练。



你要是能把这书里面潜藏着的内心戏全部读懂,那基本也就可以在阅读理解方面出师了。



没办法,谁让写这书的家伙本身就是个戏精呢。



而《阿尔罗伊的奇妙故事》比《康塔里尼·弗莱明》强在哪里呢?



在亚瑟看来,强就强在你如果不仔细观察,你就很难察觉到这其实还是一部迪斯雷利的自传体作品。



比如说,阿尔罗伊和他的姐姐米里亚姆感情深厚,为了解救米里亚姆,他杀死了一位当地贵族后,并不得不逃往荒野。在高加索山脉的高处,他遇到了卡巴拉大祭司贾巴斯特,贾巴斯特告诉他,如果他想解放犹太人、解放圣地,他就必须首先夺回所罗门的权杖等等……



亚瑟不敢断定迪斯雷利书里的贾巴斯特写的是谁,但是他敢拿枪子儿打赌,米里亚姆的原型就是迪斯雷利的姐姐莎拉。



而且书中阿尔罗伊在解放了哈马丹,征服了巴格达后,却爱上了一位穆斯林贵妇,这时大祭司贾巴斯特警告阿尔罗伊:“你或许是巴格达国王,但你不能同时是犹太人。”



贾巴斯特的劝诫毫无效果,于是他计划联合保守派推翻这位叛教的弥赛亚。阿尔罗伊挫败了这一阴谋,但与此同时,他却因为温和的行事立场被一位犹太激进分子嘲讽。



结合最近发生的事,你真的很难不明白迪斯雷利究竟是在阴阳怪气哪个普鲁士佬。



但是比起纠结于书中的细枝末节,亚瑟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还是在于,他从字里行间读出了迪斯雷利的政治立场——托利主义这种旧时代的产物已经过时了,但这不代表我会屈尊成为辉格党人。



比起从迪斯雷利口中说出,这种作品中的真情流露更能说明一个人的本质。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如果迪斯雷利的思想不产生过于剧烈的变化,亚瑟与他的友情或许可以维持的非常长久,这不仅仅会体现在私交上,更会体现在事业上。



而友情的最直白体现,便是亚瑟今天下午便会亲自登门,为他的好兄弟迪斯雷利先生奉上八百镑的竞选资金,帝国出版公司董事会在为迪斯雷利助选的议案上也永远有亚瑟的一张赞成票。



至于今天上午该干点什么嘛?



伦敦的雨刚歇没多久,石砖地面尚未完全干透,警署门前的铁栅栏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



厚重的云层在伦敦的天顶缓缓散去,留下几缕稀薄阳光,从破旧的房檐与街灯柱之间斜斜穿过,投下拉长的阴影。



空气中还带着一丝煤烟混着铁锈味的潮气、夹杂着报纸文件的墨香、马车车夫的粗口,以及一丝令人振奋的潮气,那是某种只在大事发生之前才会出现的气息。



苏格兰场的前门高大沉默,仿佛一位沉睡中的老卫兵,静静守望着白厅街上的车辙与人流。



铁铸门环尚带水珠,偶尔被风吹得咔哒作响。



马车缓缓停在门口。



车夫还未来得及扶人下车,马车的门便被内侧轻巧地推开,一只戴着白手套的手搭上门框。



白衬衣与银灰领结相映成趣,胸前一枚暗金色的苏格兰场徽章隐约可见,亚瑟的衣装一如往常地克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大不列颠之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趋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趋时并收藏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