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李承乾“共富贵”的承诺,一众文武大臣尽皆离席,一揖及地,恭声道:“愿追随殿下,建千秋之功业!”



李承乾忙起身回礼,而后一起再度落座。



他也知道晋王对程咬金、尉迟恭等人“封建一方”的承诺,但这个条件是他无法开出的。晋王身处逆境,为了奋力一搏,不惜付出任何后果、任何代价,只为最终之胜利。



但李承乾不能这么干。



身为太子,乃至于即将登基的新皇,稳定朝堂架构乃是首要之务,而“赏罚分明”自然便是一切之根基,钱帛、官职可以过度赏赐,但攸关爵位,绝不可轻率授予。



否则势必打破朝堂平衡,遭致一场灾祸……



譬如程咬金,他投奔晋王可得“封建一方”之犒赏,但即便此刻忠心耿耿站到李承乾这边,李承乾也不可能给予他“封王”之承诺,不然房俊是否也要封王?李靖呢?李勣呢?其余十六卫大将军呢?



晋王可以不管不顾,哪怕效仿西周之旧事,除去京畿之外于天下各地敕封“八百诸侯”,但李承乾不行……



……



诸事议定,文武大臣纷纷散舅之属,无外人之时,这些虚礼一应免除吧,彼此自在一些。”



对于房俊,他除去感激涕零之外,也更愿意亲近,不愿将其视为纯粹的臣下。



这样一个文采斐然、诗词双绝,兼且精通敛财之术的少年权贵,正是一个有意思的妙人,谁不愿意亲近呢?



房俊也不大在意这些规矩,只不过君臣有别,不好被人挑刺说嘴,既然李承乾这般说法,他自然从善如流:“既然如此,微臣便僭越了,说实话,微臣也觉得那些规矩太过繁琐冗杂,人与人之间的尊敬发自内心,又岂是那些繁琐的礼节可以表述?”



李承乾大笑:“正该如此!”



两人各自喝了一口茶水,李承乾收敛笑容,问道:“今日卢国公之表现,你怎么看?”



房俊放下茶杯,斟酌着道:“当日博陵崔氏家主入京游说卢国公,卢国公却未答允彻底站在晋王那边,便已经说明卢国公的态度,自是坐观成败,不参与此番皇位之争。眼下无论是他觉得东宫优势更大、晋王覆灭在即,亦或是别有打算,总之他绝不会公然反叛殿下,站到晋王那边去。严肃,缓缓道:“非是微臣不信任江夏郡王,实在是玄武门太过重要,绝不容许有一丝半点的危险。”



除去玄武门重要的战略地位之外,更在于右屯卫的战力。



没有谁比他这个一手创建右屯卫之人更清楚装备火器、弹药充足之时,这支军队所能够爆发出的战斗力是多么的强悍,一旦右屯卫跟随李道宗反叛,太极宫顷刻可下,甚至整座长安城也会在数个时辰之内被其彻底攻占。



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



李承乾也紧张起来,想了想,道:“孤约江夏郡王谈一谈?”



房俊道:“谈一谈自然是有必要的,但更要派人严密监视,或许眼下江夏郡王并无反叛之心,可万一有人秘密与其接触,或是以三寸不烂之舌蛊惑挑动,或是许以重利,很难保证其立场坚定……毕竟玄武门太过重要。”



玄武门之战略地位,任谁都看得清,东宫这边害怕李道宗反叛从而导致整个太极宫乃至于长安城都置于其兵锋之下,晋王那边又怎么会不派人暗中接触?



说到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天唐锦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許并收藏天唐锦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