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武德殿。
先帝灵柩已经送往昭陵,择日下葬,武德殿这边里里外外收拾一新,更换了不少家具、物件,李承乾也重新搬了回来。
偏殿之内,李承乾居中而坐,平素窝在府邸之中不露面的李勣坐在下首,岑文本、李靖、刘自、李孝恭、李道宗、李元嘉、房俊、马周、程咬金等人在座。
内侍奉上香茗,而后退出。
众人喝了口茶水,李承乾放下茶盏,问道:“后日吉日,送先帝下葬,而后登基大典,筹备事宜可曾完善?”
李元嘉、房俊齐声道:“殿下放心,一应事宜早已准备就绪,万无一失。”
这两人一个是宗正卿,一个是礼部尚书,掌管着帝国最高级别的礼仪典制,无论先帝下葬还是登基大典,都在其责权范围之内,也为此准备了好些时日,自然一切就绪。
李承乾对这两人极为放心,但兹事体大,还是叮嘱了一句:“千万不可大意,万万不能出错,否则影响甚坏。”
两人又齐声道:“微臣省得。”
说完,两人互视一眼,如此异口同声、进退同步,有些尴尬……
殿内诸人见是在嘲讽刘自立场不坚、朝三暮四,当初倡议废储的势力当中,刘自上蹿下跳、极为显眼,结果如今却又堂而皇之坐在此处,以太子心腹自居。
逐利而行,毫无廉耻……
刘自一张脸黑如锅底,偏偏这是事实,反驳不得。
“哈哈哈!”
旁人顾忌他的颜面,却有人不在乎,程咬金放声大笑,浑然不顾刘自投过来杀人一般的眼神。
李勣瞪了程咬金一眼,在其悻悻闭嘴之后,才开口道:“如今局势不稳、关中不靖,无论先帝下葬亦或殿下登基,都是天大之事,不容有失。当调派军队,严守长安内外,谨防意外发生。”
岑文本颔首赞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要怕麻烦,而是要避免麻烦。”
诸人深以为然。
时至今日,太子登基不可逆转,看似大局已定,但毕竟晋王依旧固守潼关,十六卫大将军当中尚有不少人一直未有明确表态,难免心存异志,万一紧要之时忽然发动,将会使得局势急转直下,不可不防。
李承乾沉声道:“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李勣道:“卫公兵法娴熟、韬略无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功绩、实力,新皇又岂敢对他过于苛责呢?
这是个真正的聪明人。
月盈则亏,退一步海阔天空……
但是对于太子一党来说,还是希望将其逼出来,号令十六卫大军依附太子,匡扶正朔,早已剿灭晋王,鼎定乾坤。
既然房俊提议,李承乾马上跟进,目光灼灼的看着李勣,沉声道:“卫公与二郎素来钦佩英国公,孤亦对英国公信重有加,此事当由英国公全权负责,母要使孤失望。”
李孝恭也道:“懋功责无旁贷!”
事已至此,李勣还能说什么呢?他不可能站到晋王那边去彻底反对太子,所以无法做到真正的不偏不倚,总归还是多向着太子这边一点。
而这也未必不是他认为最理想的局势……
先帝灵柩已经送往昭陵,择日下葬,武德殿这边里里外外收拾一新,更换了不少家具、物件,李承乾也重新搬了回来。
偏殿之内,李承乾居中而坐,平素窝在府邸之中不露面的李勣坐在下首,岑文本、李靖、刘自、李孝恭、李道宗、李元嘉、房俊、马周、程咬金等人在座。
内侍奉上香茗,而后退出。
众人喝了口茶水,李承乾放下茶盏,问道:“后日吉日,送先帝下葬,而后登基大典,筹备事宜可曾完善?”
李元嘉、房俊齐声道:“殿下放心,一应事宜早已准备就绪,万无一失。”
这两人一个是宗正卿,一个是礼部尚书,掌管着帝国最高级别的礼仪典制,无论先帝下葬还是登基大典,都在其责权范围之内,也为此准备了好些时日,自然一切就绪。
李承乾对这两人极为放心,但兹事体大,还是叮嘱了一句:“千万不可大意,万万不能出错,否则影响甚坏。”
两人又齐声道:“微臣省得。”
说完,两人互视一眼,如此异口同声、进退同步,有些尴尬……
殿内诸人见是在嘲讽刘自立场不坚、朝三暮四,当初倡议废储的势力当中,刘自上蹿下跳、极为显眼,结果如今却又堂而皇之坐在此处,以太子心腹自居。
逐利而行,毫无廉耻……
刘自一张脸黑如锅底,偏偏这是事实,反驳不得。
“哈哈哈!”
旁人顾忌他的颜面,却有人不在乎,程咬金放声大笑,浑然不顾刘自投过来杀人一般的眼神。
李勣瞪了程咬金一眼,在其悻悻闭嘴之后,才开口道:“如今局势不稳、关中不靖,无论先帝下葬亦或殿下登基,都是天大之事,不容有失。当调派军队,严守长安内外,谨防意外发生。”
岑文本颔首赞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要怕麻烦,而是要避免麻烦。”
诸人深以为然。
时至今日,太子登基不可逆转,看似大局已定,但毕竟晋王依旧固守潼关,十六卫大将军当中尚有不少人一直未有明确表态,难免心存异志,万一紧要之时忽然发动,将会使得局势急转直下,不可不防。
李承乾沉声道:“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李勣道:“卫公兵法娴熟、韬略无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功绩、实力,新皇又岂敢对他过于苛责呢?
这是个真正的聪明人。
月盈则亏,退一步海阔天空……
但是对于太子一党来说,还是希望将其逼出来,号令十六卫大军依附太子,匡扶正朔,早已剿灭晋王,鼎定乾坤。
既然房俊提议,李承乾马上跟进,目光灼灼的看着李勣,沉声道:“卫公与二郎素来钦佩英国公,孤亦对英国公信重有加,此事当由英国公全权负责,母要使孤失望。”
李孝恭也道:“懋功责无旁贷!”
事已至此,李勣还能说什么呢?他不可能站到晋王那边去彻底反对太子,所以无法做到真正的不偏不倚,总归还是多向着太子这边一点。
而这也未必不是他认为最理想的局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