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越下越大。



林默涵在狭窄的巷弄里狂奔,雨水顺着他的发梢、脸颊不断滑落,混着汗水与血水,模糊了他的视线。左肩火辣辣地疼——那是魏正宏的子弹擦过留下的伤口。他不敢停下,身后隐约传来追兵的叫喊声和凌乱的脚步声,在雨幕中显得模糊却步步紧逼。



他拐过一个又一个街角,凭借着几天来对台北城南地形的记忆,专挑那些最狭窄、最黑暗的小巷钻。他的肺像破旧的风箱一样嘶鸣,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腥味,但他不敢放慢速度。他知道,魏正宏的人不会善罢甘休,而“青云路七号”那栋废弃小楼里发生的一切,意味着他已经被彻底推到了悬崖边上。



“指挥官:林默涵。”



那份文件上的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脑海里,比肩上的枪伤更让他痛彻心扉。这是一个局,一个针对他精心设计的陷阱。从他踏上台北土地的那一刻起,或许就有人在暗中编织着这张网,等着他一步步走进去。老赵的死,苏曼卿的被捕,“影子”的若即若离,“老鹰”的牺牲……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不知道。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逃,带着这份真假难辨的情报,活下去。



不知跑了多久,追兵的声音终于被甩在了身后。林默涵在一个堆满杂物的死胡同尽头停了下来,扶着湿滑的墙壁,剧烈地喘息。他掏出怀里的文件袋,雨水已经浸湿了牛皮纸,但他能感觉到,里面的纸张因为做了防水处理,内容应该无碍。



他不能回“福安颜料行”,那里是竹先生的地盘,一旦他回去,必然会连累整个组织。他也不能去“云裳裁缝铺”,王老板虽然收留了他,但那份单纯的信任,经不起军情局的任何一丝怀疑。



他现在是孤家寡人,一个被自己人和敌人都追捕的“匪谍”。



雨夜中,一个身影浮现在他的脑海——林太太。



那个坐在藤椅上,眼神锐利如刀,却又在书页间夹着暗号的女人。她是“影子”的联络人,她知道“金缮之约”,她给了他那把通往真相(或者陷阱)的钥匙。在所有人都想从他身上攫取价值的时候,她似乎是他唯一能抓住的、也是唯一能信任的线索。



但是,她可靠吗?



林默涵无法确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信任是最奢侈也最危险的东西。



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雨水顺着墙头滴落,砸在他的头顶,让他混乱的思绪稍稍冷静下来。他必须找一个地方处理伤口,必须想办法与竹先生取得联系,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弄清楚,“指挥官:林默涵”这五个字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一个惊天阴谋。



他摸了摸口袋,除了文件袋和那把勃朗宁手枪,还有一把钥匙——林太太给他的,青云路七号的钥匙。他苦笑了一下,将钥匙紧紧攥在手心,金属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



他不能坐以待毙。



天快亮的时候,雨势终于小了些。林默涵从死胡同里走出来,混入了清晨开始苏醒的台北街头。他找了个僻静的角落,用雨水简单清洗了脸上的血污,又撕下里衣的布条,草草包扎了左肩的伤口。然后,他拦下一辆黄包车,报出了一个地址——台北市西门町,一家名为“墨香斋”的旧书店。



这是他和竹先生之间,一个废弃已久的紧急联络点。自从“明星咖啡馆”暴露后,所有已知的联络点都已被放弃。但林默涵现在别无选择,他需要一个地方落脚,需要一个渠道,将“青云路七号”发生的一切,传递给竹先生。



黄包车在西门町的一条小街上停下。“墨香斋”的招牌已经褪色,门板紧闭,看上去真的像是一家已经倒闭多时的旧书店。林默涵付了车钱,走到店门口,用手指在门板上敲击了一串特定的节奏——三长两短,停顿,再一长。



这是紧急联络的暗号。



他等了许久,门内没有丝毫回应。



林默涵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难道这个联络点也暴露了?还是说,竹先生已经出了事?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门“吱呀”一声,开了一道缝。一个戴着老花镜的老人,探出头来。他是这家书店的老板,也是地下交通线上的一个“哑巴”节点,只负责传递信息,从不参与任何行动。



“找……找什么书?”老人的声音沙哑,眼神里带着警惕。



“我找一本……《庄子集释》。”林默涵说出了暗语。



老人盯着他看了几秒,目光落在他左肩上渗出血迹的布条上,眼神微微一动。他没有说话,只是侧过身,让开一条路:“进来吧。”



林默涵闪身进了书店。店内弥漫着陈年纸张和灰尘的味道。老人反手关上门,插上门栓,然后引着他穿过堆满书籍的前厅,来到后堂。



“竹先生……”林默涵刚开口。



老人摆了摆手,从柜台下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他:“他来过。留下这个,说如果你能来,就交给你。”



林默涵接过信封,手指有些颤抖。他撕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是竹先生熟悉的字迹:“风紧,扯呼。去基隆,找‘海龙王’。”



没有多余的解释,没有询问他的情况,只有最简洁的指令。



林默涵的心,感到一阵刺痛。他知道,竹先生一定是知道了什么,或者预见到了什么,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放弃台北,撤往基隆,这意味着组织在台北的行动,可能面临着一次彻底的重组,甚至……溃败。



而他,是那个被放弃的棋子,或者说,是那个被用来吸引火力,为其他人争取时间的诱饵。



“他还说了什么?”林默涵问老人。



老人摇了摇头:“没有了。他只说,让你尽快走,越快越好。”



林默涵沉默了。他看着纸条上“海龙王”三个字,脑子里飞速地盘算着。基隆是台湾北部的重要港口,如果要撤离台湾,或者要将重要情报送回大陆,基隆港是必经之路。“海龙王”应该是组织在基隆港的一个重要人物,负责海上交通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清风辰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风辰辰并收藏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