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纸上。棉纸被他缝进了一件旗袍的夹层里——那是为林太太准备的样衣,上面用金线绣着繁复的牡丹花纹,华丽而张扬。



他要将这件旗袍,亲手交给林太太。而情报,就藏在那华丽的伪装之下。



初八那天,雨终于停了。



林默涵穿着王老板为他准备的新长衫,提着一个装满尺子、软 tape 和样布的木箱,跟着王老板,乘坐一辆黄包车,前往林公馆。



林公馆坐落在台北城西的山坡上,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红砖绿瓦,爬满了常春藤。虽然有些破旧,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气派。



开门的是一个穿着藏青色旗袍的中年女人,她是林太太的贴身丫鬟,名叫阿香。阿香引着他们穿过前厅,来到后院的花厅。林太太正坐在藤椅上,逗弄着一只波斯猫。



“王老板,你可算来了。”林太太的声音,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慵懒,“这位就是你说的,那个上海来的裁缝?”



“林太太好。”林默涵微微欠身,态度恭敬而不卑微。



林太太抬起眼皮,打量了他一番。她的眼神锐利,像术刀,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林默涵垂下眼帘,做出一副局促的样子,心里却在暗自警惕。



“听说你手艺很好?”林太太问。



“略懂皮毛,不敢当林太太夸奖。”林默涵答道。



“嗯。”林太太点了点头,指了指身边的椅子,“坐吧,我看看你带来的样布。”



林默涵依言坐下,打开木箱,将样布一一铺开。他的动作沉稳而流畅,指尖在丝绸、杭绸、软缎上轻轻划过,像在弹奏一首无声的乐曲。



林太太的目光,落在了一块月白色的杭绸上:“这块料子,做件旗袍怎么样?”



“林太太好眼光。”林默涵的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赞赏,“这块杭绸,是今年的新货,质地轻薄,光泽柔和,最衬林太太的气质。”



“哦?”林太太来了兴趣,“那你说说,我该配什么花色?”



“林太太气质高雅,不宜用太过艳丽的花色。”林默涵沉吟道,“依我看,用银线绣几枝缠枝莲,再在下摆处,用淡青色的丝线,绣几朵浪花,如何?”



“缠枝莲,浪花……”林太太念叨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寓意不错。就依你。”



林默涵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赌对了。缠枝莲,象征着生生不息;浪花,代表着暗流涌动。这是他与同志之间,约定俗成的暗号。他用这种方式,向林太太传递了一个信息——我,是自己人。



接下来的量体,进行得很顺利。林默涵的手,拿着软 tape,在林太太的身上,轻轻绕过。他的指尖,偶尔会触碰到她丝绸旗袍下的皮肤,冰凉而光滑。他能闻到她身上散发出的,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



“你很细心。”林太太忽然说。



“做我们这行的,粗心不得。”林默涵答道。



“嗯。”林太太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量完体,王老板和林太太商量着交货日期和价钱。林默涵则走到窗边,假装欣赏着院子里的景致。他的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客厅的每一个角落。



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郑板桥的墨竹图,笔力遒劲。书架上,摆满了线装书和洋装书。在书架的角落里,他看到了一本《金缮技艺考》,书脊已经有些磨损,看得出是经常被人翻阅。



他的心跳,陡然加快。



金缮,是用天然大漆调和金粉,修补破碎瓷器的古老技艺。它不掩饰裂痕,而是将裂痕本身化为一种独特的美。而这的作者,正是江一苇的老师,一位隐居在台北的日本金缮大师。



这间客厅里,有江一苇来过的痕迹!



“文彬,我们该走了。”王老板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哎。”林默涵应了一声,收拾好木箱,跟着王老板,向林太太告辞。



走出林公馆,林默涵回头望了一眼。二楼的窗户里,林太太正站在窗边,看着他们。她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有些模糊。



回到裁缝铺,林默涵立刻将自己关在阁楼里。他从木箱的夹层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江一苇和一位老者的合影。老者正是那位日本金缮大师,而江一苇,则站在他身边,手里捧着一只金缮修补过的天目盏,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他将照片和那本《金缮技艺考》的封面,仔细对比。书架上的那,和照片上江一苇手里捧着的那,是同一版!



林默涵的心,几乎要跳出胸膛。他可以肯定,江一苇,就是“影子”!而林太太,很可能就是她在台北的联络人!



他立刻拿出纸笔,写下了一行字:“缠枝莲开,浪花暗涌,金缮之约,何时可期?”然后,他将这张纸,夹在了一本《红楼梦》里——那是他从林公馆的书架上,看到的林太太正在读的书。



第二天,他借口要为林太太挑选合适的绣线,再次前往林公馆。



阿香引他到客厅,林太太正坐在书桌前,写着什么。看到他,林太太放下笔,指了指沙发:“坐吧。”



林默涵坐下,将带来的几卷绣线,铺在茶几上:“林太太,我选了几种颜色,您看看。”



林太太的目光,在绣线上扫过,最后,落在了那本《红楼梦》上。她拿起书,翻开第一页。一张纸条,从书页中,悄然滑落。



林太太捡起纸条,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



“你很聪明。”她说。



林默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金缮之约,”林太太将纸条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就在今晚。”



她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一把钥匙,放在茶几上:“城南,青云路,七号。子时,门会开。”



林默涵拿起钥匙,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即将踏入一个未知的陷阱,也可能,是通往真相的唯一路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清风辰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风辰辰并收藏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