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的动静。街角停着一辆黑色的福特轿车,车窗贴着深色玻璃,看不清里面的人,但那熟悉的车牌号让他心头一紧——是军情局第三处的车,魏正宏的人,竟然已经查到了这里。



“不如我们去楼上详谈?”沈墨转身时,笑容依旧温和,却在苏曼卿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楼上有间书房,隔音好,适合谈‘机密’。”他特意加重了“机密”二字,同时左手自然下垂,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划过裤缝——这是告知她“有监视,需谨慎”的手势。



苏曼卿心领神会,笑着点头:“正有此意,沈先生的书房,想必收藏了不少好东西。”她起身时,故意将手包掉在地上,弯腰去捡的瞬间,左手无名指上的枪伤疤痕一闪而过——那道暗红色的疤痕,是她与牺牲丈夫的“爱情印记”,也是组织规定的最终识别暗号。



沈墨的目光落在那道疤痕上,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他转身引路,上楼时特意走在前面,每一步都踩在楼梯的边缘,发出的声响比平时更重——这是在向隐藏在二楼书房的陈明月传递信号,用脚步声的节奏告知她“自己人,有紧急情报”。



书房的门推开时,陈明月正坐在书桌前整理账目,她穿着素雅的蓝布旗袍,头发挽成整齐的发髻,看到苏曼卿时,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先生,这位是?”



“这位是香港来的苏小姐,谈蔗糖生意的。”沈墨介绍道,同时给陈明月使了个眼色。陈明月立刻会意,起身给苏曼卿倒了杯温水,递过去时,指尖在她手背上轻轻按了三下——这是“安全,可信任”的意思。



苏曼卿接过水杯,目光快速扫过书房。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从经济学著作到古典诗词,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藏玄机——第三层的《唐诗三百首》与《孙子兵法》并排摆放,代表“可以交接情报”;书桌抽屉上的铜锁是打开状态,意味着“附近无监听设备”。她放下水杯,从手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锦盒,放在桌上:“沈先生,这是我们商号的样品,你看看成色。”



锦盒打开的瞬间,里面并非什么样品,而是一叠折叠整齐的宣纸。沈墨伸手接过,指尖触到宣纸的刹那,便感觉到里面夹着硬物——是微缩胶卷。他不动声色地将锦盒合上,递给陈明月:“把样品收好,放在书房的保险柜里。”



陈明月接过锦盒时,手指与苏曼卿的手指短暂触碰,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她转身走向保险柜,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只是在存放普通的商业文件。而沈墨则与苏曼卿继续谈论着蔗糖的价格、货运的路线,话题看似普通,却在字里行间传递着关键信息——



“最近高雄港的货轮多,怕是要等半个月才能装船。”沈墨说道,这是在问“情报是否紧急,需要多久传递出去”。



苏曼卿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慢悠悠地回答:“半个月太久了,我们的客户等着要货,最好能在三天内装船。”这是在回应“情报万分紧急,三天内必须发出”。



“三天怕是难,港务局那边打点也需要时间。”沈墨皱了皱眉,实则在问“是否有危险,是否被跟踪”。



苏曼卿放下水杯,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画了一个圈:“沈先生神通广大,想必有办法。至于打点的费用,我们可以加倍。”这是在告知“被军情局的人跟踪,需尽快转移”。



就在这时,楼下突然传来阿珠惊慌的声音:“先生,港务局的人来了,说要检查贸易行的账目!”



沈墨和苏曼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军情局的人来得这么快,显然是早有准备。沈墨立刻起身,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支毛笔,假装要写字,实则用毛笔的笔杆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清风辰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风辰辰并收藏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