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卫国愣了一下:“你的意思是?”



“编一本手册。”



赵四用手指敲了敲桌面。



“就叫做《三线建设实用技术手册》。”



“把咱们在906厂摸索出来的这些经验,比如怎么用最简单的工具进行山地测绘,怎么计算炸药量搞定向爆破,怎么利用本地材料制作代用水泥,怎么搞模块化建设……”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小型水电站怎么选址、怎么用废旧材料造水轮机……”



“把这些东西,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话,配上图,写清楚!”



王永革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



“就像赵工您以前在部里搞的‘火种分发’一样,把技术扩散出去!”



冯卫国琢磨了一下,猛地一拍大腿,震得桌上的茶缸都跳了一下。



“好主意!太他娘的好了!”



“这才是治本的法子!”



“有了这宝贝书,各工地遇到问题自己就能翻着看,照着做,起码能解决七八成的麻烦!”



“就不用天天跑来烦你了!赵专家,你这脑子,真是活络!”



说干就干。



从第二天起,赵四调整了工作重心。



他依然会接待来访者,但不再是简单地口头传授,而是有意识地将他们提出的典型问题,以及906厂已经验证过的解决方案,作为手册编写的素材。



白天,他带着王永革和几个文字功底较好的技术员,深入各个施工环节,实地测量数据,记录操作要点,绘制简易示意图。



如何用两根标杆和一个水平仪进行快速地形测量?



如何根据岩石硬度确定炮眼深度和装药量?



如何用石灰、黏土和少量的水泥熟料配制出强度足够的砌筑砂浆?



如何用废旧油桶和铁皮制作简易的引水管道?



每一个细节,赵四都要求记录得极其详尽,力求让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工人,看着图和文字说明,也能大致明白该怎么做。



他反复强调:“我们写的不是高深的理论,是解决问题的法子,是干活的规矩,一定要准,要实在,不能有半点含糊。”



晚上,指挥部那间兼做办公室和卧室的小屋里,煤油灯常常亮到深夜。



赵四伏在案头,对白天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提炼、润色。



他参考了脑海中系统提供的各类工程手册的框架,但内容却完全本土化、实用化。



他摒弃了一切华而不实的术语,用的全是工地上最通俗的语言。



“这个地方,光说‘控制装药量’不行,得写清楚,像咱们这儿的青石,一炮眼装多少硝铵炸药,用黄泥封多长……”



“画图要清楚,水轮机叶片的角度怎么掰,尺寸是多少,差一点都影响出力……”



有时为了一个表述是否足够清晰,他会和王永革或者来访求教的老工人讨论半天。



冯卫国看着赵四如此废寝忘食,既心疼又佩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幼龄大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幼龄大叔并收藏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