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号。



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前半个月,沈良在送完老丈人之后,又重新折返回了欧洲。



这一次,他没有去往其他地方,而是直飞威尼斯。



下了飞机,气温的变化,他第一时间还没有适应,跟国内三十多度的高温不一样。



威尼斯已经进入初秋,没有那么燥热,外界的温度也就20度左右。



一个体感很舒服的温度,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



就在沈良落地的前两个小时,威尼斯下了一场细雨,这让空气里多了几分湿意。



在这水汽里面还隐藏着一丝硝烟味。



丽都岛,这座因电影节而举世闻名的小岛,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繁忙,也是最具戏剧性的时刻。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入围主竞赛的消息,犹如平地起惊雷。



在国际媒体圈,影视圈激起的浪潮不比国内少多少。



毕竟,谁都知道沈良肯定不是单纯的来威尼斯旅游,他的目标只有一个。



金狮!



金狮!



还是金狮!



不过,大多数人都不太看好沈良冲击“三大”满贯的这临门一脚。



太年轻。



何况,数遍欧洲三大的历史,也没有短时间把三金颁给同一个人的案例,哪一个不是冲击了好几次。



看看外围就知道欧洲媒体、影视圈对沈良夺金的态度。



在菠菜异常发达的欧洲,万物皆可菠菜。



沈良这次能否摘金,也有菠菜公司开了盘口。



赔率是1赔47。



显然。



菠菜公司一点也不好看沈良摘金。



正儿八经的菠菜公司,赔率不是胡乱定的,他们都是根据买盘适时调整赔率。



菠菜公司本身并不需要赔钱。



不论赔率是多少,菠菜公司只负责抽水,他们是从赢家那里挣钱。



所以。



这个赔率是其他人用钱买出来的赔率。



绝大多数人都不看好沈良。



从机场赶到沈良主岛运河边的酒店时,他的助理和其他随行人员已经提前抵达。



“沈,这边。”



走进酒店大堂,文森特笑眯眯的送上了一个拥抱。



跟去年比,文森特胖了不少,如果是跟十年前比,他整个人就像是吹了气球。



胖了五十斤不止。



“走,你的老师也到了现场。”



文森特跟沈良也是老交情了,双方认识快十年,之前学校毕业生拍的片子也找他运营过。



是以,他和老穆也熟悉。



紧接着,两人一路往酒店的小会议室行去,沈良的入住,以及行李都有助理负责办理。



他本人当然是去开会。



来到七层的小会议室,推开大门,除了宣传团队,还有一身休闲装的老穆,稍显老态的田壮壮。



以及一位意大利本地资深公关顾问法比奥·罗西。



老穆和田壮壮是昨天刚到的意大利,其他人员则是提前十天来的这边,他们已经在这里秘密活动了近一周。



“小良,你来的正好。”



看到沈良来了,老穆呵呵一笑,用手指了指桌上一份打印好的文件,低头一扫,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英文。



“刚刚我们还聊起电影,媒体场和影评人场的反响比预期中的还要好。”



“尤其是影评人场结束后,variety和好莱坞报道者的记者还主动围堵文森特和法比奥。



“就目前来看,媒体和影评人窥探的方向和我们当初预测的差不多。”



说着,一旁的田壮壮跟着补充道。



“昆汀私下对这部电影的构图,还有色彩的运用,都是赞不绝口。”



“用他的话来说,这部电影,一定让‘沈’在后期调色时花了很多‘脑细胞’。”



“那种近乎褪色的暖黄色调和高光处理,让影片有了一种破败胶片质感,相当契合80年代的老美。



还有,跟电影的氛围也是十分契合。”



沈良笑着坐到了两位老师的旁边,从他们手中接过材料后,他快速浏览的浏览了一遍。



半晌,他放下文件。



“昆汀喜欢这个,其实不意外。”



一部电影想要冲奖,运气也占很大的成分。



昆汀虽然喜欢使用非线性叙事和多重视角,但并不代表他不喜欢别的类型。



喜欢的和擅长的,那是两回事。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故事,美国叙事,有那种强烈的抨击意味。



这一点和昆汀本人的性格很契合。



他喜欢,不意外。



“文森特,其他评审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华娱2001:叫我导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朝天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朝天乐并收藏华娱2001:叫我导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