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反派后娘我靠苟着养崽》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宝册封公主
—— 三宝册封公主 锦鲤公主名震天下
一、国士余热,锦鲤风起
京中四月,纷飞的柳絮刚在御道旁积起薄薄一层白绒,二宝册封工部侍郎时悬挂的红绸还在檐角飘荡,皇城根下便传出三道教坊司的铜锣声——那是天子颁诏的信号,三锣齐鸣,必有惊天大事。
果不其然,传诏太监的嗓音刚响彻街巷,百姓便簇拥着围拢过来。三道圣旨层层宣读,每一道都足以让京城沸腾:第一道,天下三百所粮仓尽数竣工,储粮千万石;第二道,北漠余孽在镇北军追击下缴械投降,边关百年无战事;而第三道,却让喧闹的人群瞬间静了半拍,随即爆发出更狂热的欢呼——“福安县主沈云瑶,册封锦鲤公主!”
糖葫芦摊前的孩童举着糖串蹦跳,茶肆里的掌柜忘了算账,连挑着担子的货郎都放下肩头的担子挤入人群。“我就知道!小县主早该封公主了!”“当年边关大捷,可不是她一滴金泪救了三千伤兵?”“连镇国神兽狼王都乖乖听她的,这就是天定的锦鲤啊!”“沈家一门双杰刚现世,小公主就封爵,这是要旺整个大胤啊!”议论声里,有人已开始自发清扫门前街道,盼着沾沾“锦鲤公主”的福气。
二、金殿宣诏,锦鲤跃门
卯正三刻,太极殿的晨钟刚响过九声,金銮殿内已庄严肃穆。百官身着朝服分列两侧,目光都不由自主飘向殿门——今日的主角,是那位年仅三岁半的福安县主。
当小团子被萧执抱进大殿时,连最肃穆的御史都忍不住弯了嘴角。她穿着一身缩小版的朝服,领口绣着细碎的金鳞纹样,小手紧紧抓着狼王的鬃毛,金冠上的流苏随着脚步叮当作响。狼王跟在萧执身侧,银灰长毛梳理得油光水滑,颈间系着皇家御赐的红绸,竟比殿上的侍卫更显威严。
皇帝身着九章冕服,手执明黄丹诏,目光扫过殿下的小身影,声音朗朗如钟,传遍丹墀内外:“朕承天庥,抚有万民,当奖掖贤良,尊崇祥瑞。沈氏一门,青萝兴农救饥,云珩十二状元掌粮政,云珏十四侍郎造机关,皆为社稷之柱。今有沈氏云瑶,幼而颖慧,金泪救世于边关,狼王俯首于阶前,万民称颂其德,天地感应其祥。特加封沈氏云瑶为‘锦鲤公主’,享三俸之禄,赐丹书铁券一面,许见朕不拜之荣!”
他顿了顿,抬手示意传旨太监捧上金印,声音愈发庄重:“另赐‘锦鲤金印’一枚,印文‘与国同昌’;镇国神兽狼王,同享双俸,见官不拜!自此,大胤凡遇灾荒、兵戈、祈福之事,必先请锦鲤公主点泪祈福,以顺天意,以安民心!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金銮殿内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百官齐齐跪拜,山呼之声震得殿顶琉璃瓦微微颤动:“陛下圣明!锦鲤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小团子被萧执扶着跪下身,虽不知礼数为何,却学着父兄的模样磕了个头,奶声奶气地附和:“千岁!大家都千岁!”
三、万民同庆,十里锦鲤
宣诏当日,京城便换上了“锦鲤”盛装。御道两侧的旧绸尽数换下,挂上了赤底金鳞的新绸,每匹绸料上都绣着百尾游动的锦鲤,风一吹过,绸面起伏如波,金鳞闪烁间,竟似真有锦鲤在御道旁游弋。百姓们自发在门前摆放鱼缸,缸中养着红鲤,门口张贴着“锦鲤呈祥”的红纸,连孩童手中都拿着纸剪的锦鲤玩具。
二宝的机关坊连夜赶制出百架“锦鲤连弩”,弩臂雕刻着鱼鳞纹路,箭簇做成锦鲤嘴衔宝珠的模样,一箭射出可带三矢,矢尾系着红绸,在空中划过的轨迹如锦鲤破空。这些连弩被摆在御道两侧,百姓凭官府发放的竹签便可领取,片刻间便被抢空,拿到连弩的百姓纷纷对着空地试射,红绸飞舞间,满街都是“
一、国士余热,锦鲤风起
京中四月,纷飞的柳絮刚在御道旁积起薄薄一层白绒,二宝册封工部侍郎时悬挂的红绸还在檐角飘荡,皇城根下便传出三道教坊司的铜锣声——那是天子颁诏的信号,三锣齐鸣,必有惊天大事。
果不其然,传诏太监的嗓音刚响彻街巷,百姓便簇拥着围拢过来。三道圣旨层层宣读,每一道都足以让京城沸腾:第一道,天下三百所粮仓尽数竣工,储粮千万石;第二道,北漠余孽在镇北军追击下缴械投降,边关百年无战事;而第三道,却让喧闹的人群瞬间静了半拍,随即爆发出更狂热的欢呼——“福安县主沈云瑶,册封锦鲤公主!”
糖葫芦摊前的孩童举着糖串蹦跳,茶肆里的掌柜忘了算账,连挑着担子的货郎都放下肩头的担子挤入人群。“我就知道!小县主早该封公主了!”“当年边关大捷,可不是她一滴金泪救了三千伤兵?”“连镇国神兽狼王都乖乖听她的,这就是天定的锦鲤啊!”“沈家一门双杰刚现世,小公主就封爵,这是要旺整个大胤啊!”议论声里,有人已开始自发清扫门前街道,盼着沾沾“锦鲤公主”的福气。
二、金殿宣诏,锦鲤跃门
卯正三刻,太极殿的晨钟刚响过九声,金銮殿内已庄严肃穆。百官身着朝服分列两侧,目光都不由自主飘向殿门——今日的主角,是那位年仅三岁半的福安县主。
当小团子被萧执抱进大殿时,连最肃穆的御史都忍不住弯了嘴角。她穿着一身缩小版的朝服,领口绣着细碎的金鳞纹样,小手紧紧抓着狼王的鬃毛,金冠上的流苏随着脚步叮当作响。狼王跟在萧执身侧,银灰长毛梳理得油光水滑,颈间系着皇家御赐的红绸,竟比殿上的侍卫更显威严。
皇帝身着九章冕服,手执明黄丹诏,目光扫过殿下的小身影,声音朗朗如钟,传遍丹墀内外:“朕承天庥,抚有万民,当奖掖贤良,尊崇祥瑞。沈氏一门,青萝兴农救饥,云珩十二状元掌粮政,云珏十四侍郎造机关,皆为社稷之柱。今有沈氏云瑶,幼而颖慧,金泪救世于边关,狼王俯首于阶前,万民称颂其德,天地感应其祥。特加封沈氏云瑶为‘锦鲤公主’,享三俸之禄,赐丹书铁券一面,许见朕不拜之荣!”
他顿了顿,抬手示意传旨太监捧上金印,声音愈发庄重:“另赐‘锦鲤金印’一枚,印文‘与国同昌’;镇国神兽狼王,同享双俸,见官不拜!自此,大胤凡遇灾荒、兵戈、祈福之事,必先请锦鲤公主点泪祈福,以顺天意,以安民心!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金銮殿内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百官齐齐跪拜,山呼之声震得殿顶琉璃瓦微微颤动:“陛下圣明!锦鲤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小团子被萧执扶着跪下身,虽不知礼数为何,却学着父兄的模样磕了个头,奶声奶气地附和:“千岁!大家都千岁!”
三、万民同庆,十里锦鲤
宣诏当日,京城便换上了“锦鲤”盛装。御道两侧的旧绸尽数换下,挂上了赤底金鳞的新绸,每匹绸料上都绣着百尾游动的锦鲤,风一吹过,绸面起伏如波,金鳞闪烁间,竟似真有锦鲤在御道旁游弋。百姓们自发在门前摆放鱼缸,缸中养着红鲤,门口张贴着“锦鲤呈祥”的红纸,连孩童手中都拿着纸剪的锦鲤玩具。
二宝的机关坊连夜赶制出百架“锦鲤连弩”,弩臂雕刻着鱼鳞纹路,箭簇做成锦鲤嘴衔宝珠的模样,一箭射出可带三矢,矢尾系着红绸,在空中划过的轨迹如锦鲤破空。这些连弩被摆在御道两侧,百姓凭官府发放的竹签便可领取,片刻间便被抢空,拿到连弩的百姓纷纷对着空地试射,红绸飞舞间,满街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