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反派后娘我靠苟着养崽》 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主捐半数家财
三百所,储粮千万石,供应边关三年军需、应对三年灾荒,同时保障百所女学的日常用度。恳请陛下,准臣女所奏!”
话音落下,金銮殿内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哗然。百官目瞪口呆,随即纷纷撩袍跪地,山呼之声直冲殿梁:“沈活菩萨心系万民,功德无量!千岁千岁千千岁!”
御座上的皇帝早已起身,龙颜大悦,他快步走下御阶,亲自接过沈青萝手中的奏表,朱笔一挥,写下“准奏”二字:“沈氏青萝捐财兴邦,忠君爱民,实乃大胤之福!朕即刻下旨,设立‘天下粮仓司’,以沈氏青萝为主官,镇北侯萧执为副,统筹粮仓筹建事宜,天下各州府须全力配合,共成此千秋伟业!”
玉玺重重落下,朱红印记印在圣旨之上,金口玉言既定。百官再次跪拜,欢呼声久久不散,连殿外的阳光都仿佛变得更加炽热,照亮了这载入史册的一刻。
四、三百粮仓,机关为骨
捐财圣旨下达次日,天下粮仓三百所便在各州府同时动工。二宝以“天下粮仓司”总设计师的身份坐镇中枢,将机关之术发挥到极致,为粮仓筑牢“筋骨”。
运输方面,改良后的木牛流马成了主力军,这些机关兽无需喂食,每日可行百里,运力堪比十匹骡马,直接节省了七成的运输成本;跨山越河之处,二宝设计的高架滑索派上用场,钢索横跨山谷,粮箱沿索滑行,日行千里,彻底解决了偏远地区运粮难的问题。防御方面,各粮仓外墙设有隐蔽的连弩暗格,屋顶铺设防火的琉璃瓦,粮仓内部配备机关通风系统,防潮防霉,全方位保障粮食安全。
大宝则以总调度的身份,为粮仓注入“血脉”。他制定了精密的储粮方案:每仓储粮严格控制在三万石,实行“年轮换”制度,确保粮食新鲜;粮仓角落开凿次级灵泉井,通过管道喷淋粮食,可延长保鲜期三个月;每个粮仓还配备百枚金参丹,遇有灾荒或疫病,可应急救人。他每日对着各地传来的账册,算珠拨得飞快,确保每一笔粮款、每一粒粮食都用在实处。
三宝则成了粮仓的“吉祥物”。每座粮仓奠基之时,她都会亲自到场,滴一滴金泪入土,寓意“永无饥馑”;狼王则会用银白的尾巴扫过地基,百姓们传言“狼到粮到”,为建仓增添了几分祥瑞之气。每次奠基仪式,都有百姓自发围观,欢呼声此起彼伏。
五、万民同建,同庆同生
天下粮仓的筹建,引发了万民响应的热潮,各州府百姓自发参与,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幽云十六州的军屯兵士们主动请缨,卸下盔甲拿起锄头,短短一月便建成八十所粮仓;江南十六州的商贾们深受沈青萝善举感动,不仅捐出银钱,还组织商队运送建材,建成八十所粮仓;百所女学的师生们也不甘落后,女工们缝制粮袋、书写仓牌,男学生们帮忙搬运砖瓦,建成四十所粮仓;剩余的一百所粮仓,则由各地百姓肩挑手扛,自带干粮参与建设,仅用三月便全部完工。
工地上,炊烟袅袅,饭香四溢。沈记工坊每日送来大量行军罐头,开罐即食,方便快捷;工棚旁的大灶上,用次级灵泉煮着的米饭香气扑鼻,每一位参与建仓的百姓都能免费享用。一位白发老人捧着饭碗,看着连绵的粮仓,热泪盈眶:“沈活菩萨不仅要让我们吃饱,还让我们在建仓时能吃上热饭、好饭,这样的善举,古今未有啊!”
孩子们则追在运送罐头的木牛流马身后,捡拾掉落的糖块,笑声与工地上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动人的乐章。各地的戏班也赶来助兴,在工地旁搭起戏台,演唱《沈侯建仓》的新戏,每场都座无虚席。
六、金山化粮,天下满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话音落下,金銮殿内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哗然。百官目瞪口呆,随即纷纷撩袍跪地,山呼之声直冲殿梁:“沈活菩萨心系万民,功德无量!千岁千岁千千岁!”
御座上的皇帝早已起身,龙颜大悦,他快步走下御阶,亲自接过沈青萝手中的奏表,朱笔一挥,写下“准奏”二字:“沈氏青萝捐财兴邦,忠君爱民,实乃大胤之福!朕即刻下旨,设立‘天下粮仓司’,以沈氏青萝为主官,镇北侯萧执为副,统筹粮仓筹建事宜,天下各州府须全力配合,共成此千秋伟业!”
玉玺重重落下,朱红印记印在圣旨之上,金口玉言既定。百官再次跪拜,欢呼声久久不散,连殿外的阳光都仿佛变得更加炽热,照亮了这载入史册的一刻。
四、三百粮仓,机关为骨
捐财圣旨下达次日,天下粮仓三百所便在各州府同时动工。二宝以“天下粮仓司”总设计师的身份坐镇中枢,将机关之术发挥到极致,为粮仓筑牢“筋骨”。
运输方面,改良后的木牛流马成了主力军,这些机关兽无需喂食,每日可行百里,运力堪比十匹骡马,直接节省了七成的运输成本;跨山越河之处,二宝设计的高架滑索派上用场,钢索横跨山谷,粮箱沿索滑行,日行千里,彻底解决了偏远地区运粮难的问题。防御方面,各粮仓外墙设有隐蔽的连弩暗格,屋顶铺设防火的琉璃瓦,粮仓内部配备机关通风系统,防潮防霉,全方位保障粮食安全。
大宝则以总调度的身份,为粮仓注入“血脉”。他制定了精密的储粮方案:每仓储粮严格控制在三万石,实行“年轮换”制度,确保粮食新鲜;粮仓角落开凿次级灵泉井,通过管道喷淋粮食,可延长保鲜期三个月;每个粮仓还配备百枚金参丹,遇有灾荒或疫病,可应急救人。他每日对着各地传来的账册,算珠拨得飞快,确保每一笔粮款、每一粒粮食都用在实处。
三宝则成了粮仓的“吉祥物”。每座粮仓奠基之时,她都会亲自到场,滴一滴金泪入土,寓意“永无饥馑”;狼王则会用银白的尾巴扫过地基,百姓们传言“狼到粮到”,为建仓增添了几分祥瑞之气。每次奠基仪式,都有百姓自发围观,欢呼声此起彼伏。
五、万民同建,同庆同生
天下粮仓的筹建,引发了万民响应的热潮,各州府百姓自发参与,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幽云十六州的军屯兵士们主动请缨,卸下盔甲拿起锄头,短短一月便建成八十所粮仓;江南十六州的商贾们深受沈青萝善举感动,不仅捐出银钱,还组织商队运送建材,建成八十所粮仓;百所女学的师生们也不甘落后,女工们缝制粮袋、书写仓牌,男学生们帮忙搬运砖瓦,建成四十所粮仓;剩余的一百所粮仓,则由各地百姓肩挑手扛,自带干粮参与建设,仅用三月便全部完工。
工地上,炊烟袅袅,饭香四溢。沈记工坊每日送来大量行军罐头,开罐即食,方便快捷;工棚旁的大灶上,用次级灵泉煮着的米饭香气扑鼻,每一位参与建仓的百姓都能免费享用。一位白发老人捧着饭碗,看着连绵的粮仓,热泪盈眶:“沈活菩萨不仅要让我们吃饱,还让我们在建仓时能吃上热饭、好饭,这样的善举,古今未有啊!”
孩子们则追在运送罐头的木牛流马身后,捡拾掉落的糖块,笑声与工地上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动人的乐章。各地的戏班也赶来助兴,在工地旁搭起戏台,演唱《沈侯建仓》的新戏,每场都座无虚席。
六、金山化粮,天下满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