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县,东接渑池县,西连灵宝县,南依甘山与洛宁县毗邻,北临黄河与山西省平陆县隔河相望。



这一位置使其成为“豫西锁钥”,扼守中原通往陕西的陆路通道。



同时,通过黄河渡口(如茅津渡)与山西连通,形成“控关河之险,据山川之胜”的战略格局。



正是因为陕县地理位置关键,刘镇庭才单独给陕县保安团,配备了一个拥有12门火炮的75mm山炮营。



而且,陕县保安团的兵力,也远超其他各县。



作为降将的黄柏涛,被刘镇庭委以重任后,不敢有丝毫懈怠。



自上任以来,一门心思就放在治军、训练部队上。



在保安团成立三个月后,将陕县境内的大、小土匪团伙,以及不服从洛阳管理的民团,逐一剿灭。



每次作战必身先士卒,甚至亲自带队冲锋。



并且,在军营内,他这个团长从来不搞特权,与士兵们同甘共苦。



他的这种精神赢得了全团上下,以及德国教官的尊重。



在黄柏涛的严苛治军之下,几次战斗下来,陕县保安团隐隐有了精锐之姿。



陕县,训练场的黄土被晒得滚烫,踩上去能烫透军靴鞋底。



保安团二营的士兵列成整齐的方阵,刺刀刃口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杀!杀!杀!”的呐喊声震得旁边的树叶子簌簌落。



黄柏涛站在方阵前,身着笔挺的军装,正在检验各营的刺杀水平。



他手里攥着根马鞭,走到一个动作变形的士兵面前。



弯腰纠正对方的握刀姿势,指腹按在士兵的手背上,神情严厉的对其说:“胳膊再沉点!刺杀要靠腰劲,不是光用胳膊使力!”



突然,一名参谋快步走来,小声的跟站在一旁的黄柏涛副官低语了几句。



副官点点头,向黄柏涛走来,并附耳汇报着。



黄柏涛微微一愣,他的眉头微皱,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



他迅速转身,目光落在身后的副官身上,脸上露出错愕的神情,问道:“什么?西北军孙副司令的特使?要见我?”



副官连忙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是的,团长。”



黄柏涛略一思考,紧接着追问:“人在哪里?”



副官立刻回答:“报告团长,人已经进入陕县了。”



黄柏涛稍稍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然后,他果断地对副官说:“把他带到这来,我就在军营里见他。”



“是!”副官应道,随即转身准备去传达命令。



然而,就在副官刚转身,人还没走出几步时,黄柏涛突然又叫住了他。



“等一下!”



副官疑惑地转过身来,看着黄柏涛,等待他进一步的指示。



黄柏涛犹豫了一下,吩咐道:“这样...你把人带到我家去。”



“是!我知道了,团长。”



副官听后,迅速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最爱吃豆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最爱吃豆皮并收藏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