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总是个痛快人。我也可以明确告诉你,盛凯金属研究所的对外合作原则,在同行中最透明最公平,我们追求的是长期合作,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随着交流的深入,共同话题越来越多,石云峰处处讲究效率,他认为既然双方对合作开发钕铁硼永磁材料都有兴趣,何不趁热打铁,尽快把事情定下来?“陈科长,咱们不能光在纸上谈兵呀!”



老陈恍然大悟,“你是说现在就签合作协议?”



“我对盛凯金属材料研究所已经做过多方面了解,并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如果你们觉得有必要对永辉公司进行摸底考察,那就请抓紧时间进行。”



“面对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的客户,我们都会给予充分的信任,随着合作的开展,相互了解的机会很多,何必在乎一朝一夕呢?”



“既然如此,我希望尽快把合作事宜定下来,争取尽早开展研发试验。”



对这种送上门来的合作机会,陈科长求之不得,当然乐见其成,他很快起草了一份合作协议,让石云峰过目。



除了个别细节,科研机构的对外合作协议都大同小异,看了协议内容,跟华昌材料研究院的协议相比,盛凯金属研究所的科研经费构成更加简明,管理费收取比例更低,人工费方面,虽然人均工资高出百分之二十,因为同样的课题,涉及的人员数量更少,人工费总额并未增加。



虽然对协议内容没有多少异议,因为有华昌材料研究院的教训,石云峰当面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在签订协议之前,乙方要把课题的开发团队确定下来;第二,乙方在确定开发团队的同时,需要提供主要技术人员,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科研履历和过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三,石云峰要求跟主要技术人员,尤其是课题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对稀土永磁材料的见解,以及对完成这一科研课题的决心和信心。



在陈科长看来,石云峰的这些要求都不是问题,毕竟要投入几十万科研经费,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甲方想通过多渠道了解科研团队的实力,也属人之常情。



下午上班后,陈科长带着石云峰来到研究所的会议室,并把一份名单交给石云峰。过了一会儿,从门外进来四个人,他们年龄不同,高矮胖瘦各异,在会议桌旁边坐下后,老陈依次介绍,并告诉石云峰,他们四个就是稀土永磁材料研发团队的骨干成员,其中那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将担任课题组负责人。



随后,按照石云峰的要求,陈科长让每个人介绍自己的科研履历和过去取得的成果。对石云峰而言,了解这些人的过往经历,对他们是否有能力承担开发稀土永磁材料项目的重任,能有一个初步判断。



最重要的环节在第三部分,虽然石云峰不是材料科技方面的专家,但他有物理学的本科背景,通过跟对方的探讨交流,可以判断对方的专业素养。



陈科长征询道:“石总,是你跟大家共同探讨,还是你跟他们分别进行对话?”



“共同探讨吧,通过相互交流,我也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一些知识。首先,我想请大家谈谈对稀土永磁材料的看法。”



被大家称作小杨的年轻人,第一个发言,“稀土永磁材料是稀土材料中的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永辉公司瞄准这一领域,石总眼光独到。”



“稀土永磁材料又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钐钴永磁体,在国内已有三十余年历史,但这种材料不仅受到原料的限制,在性能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个人补充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稀土:大国锁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创里有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创里有作并收藏稀土:大国锁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