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过来,一时间感到有些好笑。



什么叫做佛陀好拜,知客难过,不就是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嘛。



李隆基沉默下来,事情很多时候都坏在了小人身上,甚至他从韦谅的话里听到了一些隐晦难明的东西。



微微侧身,李隆基看向韦谅,沉吟着说道:“你那个知靖安事,用起来吧。”



韦谅眉头一挑。



皇帝最初给他一个知靖安事,不过是个象征而已,但里面的权力,却并没有多少,不过是随时入宫禀奏罢了。



但如今一旦知靖安事落实,那么长安落下,天下四方,关平靖安定的事情,他都可以管。



甚至比某个偶然间的靖安司,权力范围还要广阔。



当然,远没有靖安司的权力深沉。



人家是贺知章领衔,而他不过是千牛备身,检校兵部职方司员外郎。



没得比的。



但,他的权力是归属于他自身的。



“多谢圣人。”韦谅躬身,然后认真说道:“若如此,一年之内,臣有把握拿下石堡城。”



韦谅一句话,李隆基的神色彻底肃穆起来。



要了一个特权,立了一个军令状。



李隆基神色肃穆起来,点头道:“君无戏言,朕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多谢陛下!”韦谅认真拱手,脸色郑重的可怕。



突然间被逼的下了这么一个军令状,谁都不会好过。



但话是他说出去的,奏本是左相牛仙客送上去的,甚至牛仙客还给他多争取了半年时间。



的确,这里面的风险很大,但一旦成功,这里面收获也会大的可怕。



尤其他有足够的信心。



李隆基微微松了一口气,然后看着韦谅,好奇的说道:“以朕看你,你不像是那种会随意说这种话的人啊!”



韦谅想了想,拱手道:“臣从未去过陇右,也从未见过吐蕃人,不知道军前深沉,也不明白其中艰难。”



李隆基点点头,韦谅虽然提出了不少可行的建议,几乎都已经让人忽略了,他是个从来没有出过长安的小孩。



“前些日子,阿耶出发陕郡,虽然没有多言,但臣明白,西北的压力之重,必然会传导至长安,然后传导至陕郡,臣不得不多想一些。”稍微停顿,韦谅低声道:“所幸臣早些时日,得到了外祖家传的一批兵书战策,其中有涉及吐谷浑高原,涉及西域,甚至是涉及辽东的一些东西。”



李隆基一愣,脑中一道光芒闪过,他直接说道:“你说的是郕国公姜行本留下的兵书战策?”



姜行本,姜皎祖父,起家将作少匠,迁宣威将军,统领百骑,拜左屯卫将军,参与唐灭吐谷浑,灭高昌,夺辽东之战,迁左屯卫大将军,封金城郡公,最后死于军前,追赠左卫大将军、郕国公,陪葬昭陵。



姜遐,姜行本子,检校户部侍郎、左鹰扬卫将军,追赠吏部尚书,葬于昭陵。



“原来如此。”李隆基看着拱手点头的韦谅,松了口气,笑道:“看样子,你是有所得了?”



“有些攀岩之法,不过需要多方协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大唐:请陛下归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太清妖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太清妖道并收藏大唐:请陛下归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