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已经是春暖花开,严寒的冬季早就过去了,但是,会议室内,很多人的心,都像是冬天那么寒冷。



因为恼火,西蒙诺夫脸上的赘肉都开始抖动了,他目光冰冷地看着在场的人,用愤怒的声音说道:“别基尔巴耶夫,你说什么?t-10项目进行了十年了,你们仪表制造设计局居然到现在都拿不出来先进的机载雷达?”



1972年,第四代战斗机的方案正式获批,没错,老毛子打肿脸充胖子,把米格-19和米格-21叫做二代机,把米格-23和米格-25划分成了三代机,这样就能保证没有代差了。



但是,和西方的三代机,尤其是f-15和f-16打,那实力的差距依旧是明显的,老毛子也深知这一点,紧锣密鼓地制造真正能够和三代机对抗的四代机。



其中的双发中型机方案,就是米格-29,项目进展顺利,现在已经开始生产服役了。



而双发重型机,项目却经历了很多坎坷。



首任设计师是尼古拉-切尔尼亚科夫,这老兄之前就领导过t-4战略轰炸机,性能还不咋地,按照中央流体院给的外形,一番折腾,四年后,西蒙诺夫,航空工业副部长,来到了苏霍伊设计局,接手了t-10项目,然后发现……这不是扯淡吗?



就这,还想要和f-15打?不行,推倒重来!



很多人反对,西蒙诺夫靠着坚定的毅力,重新修改,然后……皆大欢喜。



重新修改之后的飞行性能终于实现了既定目标,比f-15的机动性还强,现在,机体的试飞都差不多了,只要装上航电,那就是一架足以超越f-15的现代化战机了。



当年,在t-10立项之后,仪表设计局也就开始研发起来机载航电设备,尤其是最关键的机载雷达设备,为了这个项目,他们还专门成立了第六科研室。



捣鼓了十年,结论就是……搞不出来?



“西蒙诺夫,放松,不要着急。”别基尔巴耶夫说道:“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整体技术实力的差距,我们经过十年的探索,依旧无法掌握平板缝隙雷达天线的加工难题,现在,眼看t-10项目进展顺利,先换上米格-29雷达的放大版,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等以后……”



“等什么等!米格-29上的雷达,重量就达到了五百公斤,如果换到苏-27上,扩大天线尺寸,增加功率,增加冷却能力,那重量岂不是得一吨?我们原本的设计中,给雷达就预留了五百公斤的重量,现在超标了,我们怎么冷静?你告诉我,怎么冷静?”



“争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总之,目前最合适的方案,就是用卡塞格伦天线,虽然重一些,也比没有好啊,要不,你们苏霍伊设计局,帮助我们解决雷达天线的加工难题?”



“我们干脆造雷达好了,还要你们仪表制造设计局干什么?”



“好啊,也不是不可以。”



会议室里,争吵暂停,两个人面红耳赤的坐下,都在呼哧呼哧地喘着气。



“我们能不能从欧洲引进技术解决?”主持会议的苏共中央委员马佳舍夫开口问道。



“欧洲?欧洲人也没有类似的技术!”别基尔巴耶夫说道:“目前,只有美国能加工。”



“只有美国?”



“这个嘛,也不全是,除了美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华东之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华东之雄并收藏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最新章节